Author archive

  1. Org. Lett.:双取代环烷基碘与芳基碘之间的立体选择性还原偶联方法学

    本文作者:杉杉导读南京工业大学的沈志良等研究团队合作报道一种通过镍催化剂促进的双取代环烷基碘与芳基碘之间的直接还原交叉偶联反应方法学。这一全新的一锅还原交叉偶联策略具有操作简便、底物应用范围广泛以及高度的官能团兼容性等优势。此外,这…

  2. Org. Lett.:羧酸分子的脱羰Sonogashira交叉偶联反应方法学研究

    本文作者:杉杉导读近日,美国Rutgers大学的M. Szostak课题组在Org. Let…

  3. Org. Lett.:通过(杂)芳基溴的C-H键官能团化策略合成溴代联芳基化合物

    本文作者:杉杉导读芳基溴是有机化学中最为重要的化合物之一,通过C-Br键能够实现多种类型的合…

  4. Org. Lett.:钯催化的烯胺酮与烯基化合物之间的三重C(sp2)-H活化

    本文作者:杉杉导读本文主要报道一种通过钯催化的烯胺酮 (enaminone)与烯基化合物之间…

  5. 采用联烯酮缩合试剂能够避免外消旋化?!

    译自Chem-Station网站日本版原文链接:アレ?アレノン使えばノンラセミ化本文…

  6. 西北大学胡向东课题组Angew: (-)-Spiroxins A,C与D的不对称全合成

  7. 第142回-“以『理想的有机合成』为目标的反应开发与合成研究”山口润一郎教授

  8. E. M. Carreira授课题组JACS: (+)-Euphorikanin A的不对称全合成

  9. 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梅清清课题组诚聘英才

  10. 谱光微视– 空间和时间分辨原位光谱仪的探索者

  11. Org. Lett.:咪唑并[1,2-a]吡啶化合物的析氢电化学氧化C3-酰氧基化反应方法学

  12. Green Chem.: 铑催化N-羧酰胺基吲哚与碘鎓试剂之间的C(sp2)-H官能团化/环化串联反应

  13. 南京大学史壮志与陆红健课题组Angew: 铜催化的烷基噻蒽鎓盐参与的交叉偶联反应方法学研究

  14. 第141回—“天然高分子与人工高分子的融合”Sébastien Perrier教授

  15. 南京大学史壮志与陆红健课题组Nat.Commun.: 通过噻蒽鎓盐形成的不稳定烷基自由基参与的C-B与C-C键构建

  16. 丁腈手套耐受有机溶剂吗

  17. 杭州师范大学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徐利文课题组诚聘博士后 (长期有效)

Pick UP!

诺贝尔奖化学家候补名单 Chem-Station2016版

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十月国庆黄金周,大家已经开起了旅游休假模式,刚好也能关注一下诺贝尔奖,3日下午的生…

生活中的分子——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引言抗菌药堪称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现之一,自1928年青霉素被发现和利用以来,以青霉素为代表的…

Robert R. Knowles

本文作者:石油醚概要Robert R. Knowles: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教授,有机化学…

加博尔·绍莫尔尧伊 Gabor A. Somorjai

概要加博尔·A·绍莫尔尧伊(Gabor A. Somorjai)1935年5月4日(匈牙…

第157回——“机械化学合成的方法论的开发”Tomislav Friščić教授

译自Chem-Station网站日本版 原文链接:第157回―「メカノケミカル合成の方法論開発」To…

Morten P. Meldal

本文翻译自日文版化学空间:モーテン・メルダル Morten P. Meldal  原作者:kanak…

Chem-Station机理 (七)

Chem-Station有奖问答题目 (七)请对下面的反应提出一种合理的反应机理。…

Spotlight Research」膦催化硝基芳烃串联反应实现C/N双官能团化

作者:石油醚本期热点研究,我们邀请到了本文第一作者,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李根博士为我们分享…

少年,撸猫吗?——木天蓼杂谈

本文来自Chem-Station日文版 マタタビの有効成分のはなし Tshozo翻译投稿 炸…

人体的重要营养物质——生物素(Biotin)

引言维生素是生物体必需的微量营养成分,通常无法由有机体自身产生,需要通过膳食等手段由外源获得。维…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