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2019

  1. 有机光化学系列(一)电子受激跃迁过程

    投稿作者 CZM光照射在分子表面后,辐射能引起分子轨道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以及更高能量的辐射带来的原子轨道的电子激发。非基态分子由于电子状态以及分子能量的不同往往存在着物理和化学行为的变化,接下来将仅对分子内的电子激发进行概述。…

  2. 碳碳键的形成:过渡金属催化的芳烃和烯烃的偶联反应 第六部分 有机锌试剂的偶联,Sonogashira偶联

    本文作者 孙苏赟 有机锌试剂的偶联反应和其他金属有机化合物在这类反应中,X…

  3. 碳碳键的形成:过渡金属催化的芳烃和烯烃的偶联反应 第六部分 Suzuki-Miyaura偶联(二):饱和碳硼试剂的偶联

    某些烷基镁试剂,锌试剂和锡试剂都可以参与欧联反应,但是有机硼试剂比较特殊,它特殊在于烷基硼试剂可以通…

  4. 世界著名化学家–刘国生

    本文作者 alberto-caeiro刘国生教授,博士毕业于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师从陆熙炎院…

  5. 碳碳键的形成:过渡金属催化的芳烃和烯烃的偶联反应 第五部分 Suzuki-Miyaura偶联(一):不饱和碳硼试剂的偶联

    本文作者 孙苏赟X为卤素,一般为溴或是碘,也可能是三氟甲基磺酸盐,但是也有一些例子中会使用氯…

  6. 碳碳键的形成:过渡金属催化的芳烃和烯烃的偶联反应 第三部分 Heck反应(三):分子内的和串联的Heck偶联

  7. 碳碳键的形成:过渡金属催化的芳烃和烯烃的偶联反应 第四部分 有机锡试剂的偶联反应:Stille偶联

  8. 碳碳键的形成:过渡金属催化的芳烃和烯烃的偶联反应 第一部分 Heck反应(二):分子间的Heck偶联的应用

  9. 碳碳键的形成:过渡金属催化的芳烃和烯烃的偶联反应 第一部分Heck反应(一):引言和分子间的Heck偶联

  10. 低于1mg的固体试剂怎么快速精确称量?

  11. 醇和醛的氧化 第三部分 醇的氧化(三)和醛的氧化

  12. 醇和醛的氧化 第二部分 醇的氧化(二):过渡金属氧化剂,高价碘试剂和TEMPO

  13. 醇和醛的氧化 第一部分醇的氧化(一):铬试剂和活化的DMSO法

  14. 从头设计合成苯并咪唑酮和苯并噁唑酮的全新方法:电化学脱氢环合串联反应

  15. 官能团的转化——醇的反应(三)碘代、磺化和磷酸酯化

  16. 官能团的转化——醇的反应(二)氯代和溴代

  17. 官能团的转化——醇的反应(一) Mitsunobu反应

Pick UP!

Bohlmann-Rahtz吡啶合成法 Bohlmann-Rahtz Pyridine Synthesis

概要烯胺与乙炔酮缩合形成胺基二烯后环化生成吡啶环的反应。基本文献 Bohlman, F.;…

上海有机所王鹏教授课题组Angew: 镍(II)催化中性氧化还原实现烯烃(未活化)与苯硼酸的氢芳化反应

本文作者:杉杉导读近日,有机所王鹏教授课题组在Angew. Chem. Int. Ed.上发…

BASF International Summer Courses 2017-BASF实习生招募

今年化学界的No.1,BASF主宰的BASF International Summer Course…

躲避Dead End「全合成・教你摆脱绝境的一手」②解析篇

本系列内容是为帮助大家能够直面全合成中应克服的困难而编写的。列举了一些在全合成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的…

第105回–“使用低配位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催化化学”Andrew Weller教授

本文来自Chem-Station日文版 第105回―「低配位有機金属錯体を用いる触媒化学」Andre…

1,4-Ni迁移实现远程C(sp2)-H键与CO2的羧基化反应

本文作者:ChemBoy导读最近,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化学研究所的Ruben Martin课题组…

常州大学史一安教授课题组Org. Lett.: 钯催化二氮丙啶酮合成吲哚(涉及C-H活化/胺化)

本文作者:杉杉导读近日,常州大学史一安教授课题组在Organic Letters上发表论文,…

武汉大学刘文博课题组JACS: Pd(II)催化氨基环化和去对称化腈加成合成具有α-季碳中心咔唑酮

本文作者:杉杉导读近日,武汉大学刘文博课题组在JACS上发表论文,通过使用含有炔烃的丙二腈底…

新型冠状病毒对于化学行业的影响

本文来自Chem-Station日文版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の化学への影響--作者zeolint…

第82回–海外化学家专访—巧用金属构建的超分子化学

本文翻译作者:Sum日文原文:第82回―「金属を活用する超分子化学」Michaele Har…

微信

QQ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