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联反应

碳碳键的形成:过渡金属催化的芳烃和烯烃的偶联反应 第五部分 Suzuki-Miyaura偶联(一):不饱和碳硼试剂的偶联

本文作者 孙苏赟

X为卤素,一般为溴或是碘,也可能是三氟甲基磺酸盐,但是也有一些例子中会使用氯代烃参与反应;R1通常是不饱和的芳基,烯基,但是苄基和烯丙基在某些例子中也可以;R2的选择性也很广,可以使烷基、烯基、芳基、苄基、烯丙基和炔基,而对于R’的选择,一般使用烷氧基(硼酸酯)或是羟基(硼酸),也有使用烷基的例子,例如:

或者将以上的三个例子换成对应的硼酸酯或三氟硼酸钾 (-BF3K)。需要注意的是有一类不可参与Suzuki偶联的硼试剂的特殊例子:

此外,反应中需要碱的参与,一促进发生还原消除反应,可使用的碱可以使碳酸盐,碱金属氢氧化物类,膦类,胺类,甚至是F也可以作为碱使用;至于核心的催化剂方面,Pd(0)和Pd(II)都有很多可行的例子,Ni(0)也可以作为反应的催化剂。

Suzuki反应是一个基于硼试剂的过渡金属催化偶联反应,和Stille反应非常相似。令人欣慰的是,和Stille反应中使用的锡试剂相比,例如硼酸类化合物的硼试剂的毒性大都很低,因而Suzuki反应在实际的合成过程中更加频繁的使用,用于形成新的碳碳键。同时,反应的条件大都十分温和,对于实际操作的要求不是非常高,反应的溶剂有很多种选择,甚至有一些在水中反应的例子。

  1. 反应机理

对于乙烯基类的硼试剂,反应中底物和产物的双键构型是一致的,并且Suzuki反应具有很好的官能团兼容性,碱和催化剂种类选择范围很广,因此在实际中的应用很多很广。

和Stille偶联一样,关于反应机理中转金属化的过程是否会产生 Pd(IV)还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因为 Pd(IV)对于Pd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常见的氧化态;此外,在大多数过程中,会有一个四面体硼酸中间体产生,这个中间体的产生对于转金属化步骤是很有利的,可以加快转金属化;普遍认为氧化加成步骤是最慢的步骤,因此造成了它为Sukuzi偶联的决速步骤。烷基-BBN参与的反应中不会发生β-消除,因为还原消除太快了。另外一点,如果反应是Ni(0)催化,那么反应机理会产生自由基中间体。

  1. 硼试剂的制备

i. 炔的硼氢化反应

ii. 金属有机试剂和硼酸酯反应

iii. 双硼试剂的Miyaura偶联 ref. 1

实际上这也是一种Suzuki偶联,许多种双硼试剂现在都是商业化的试剂,这个途径非常方便。这里有一个实际应用:ref. 2

iv. 直接法C-H活化硼化反应 ref. 3,4

3. 芳基硼酸(酯)和烯基硼酸(酯)的交叉偶联

(1)邻位取代的芳基硼酸衍生物的生成和偶联反应:ref.5

(2)烯基硼试剂的例子:ref.6

在所有这类偶联反应中,所有双键的构型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这个反应中使用了TlOH,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碱,可以极大的加速Suzuki偶联过程。

(3)偕二溴代烃的区域选择性:ref.7

反应更加倾向于发生在位阻更小的卤原子上。

(4)一个固相反应的例子:ref.8

4.催化剂体系的发展

i. 芳基氯的偶联 ref. 9

相对于溴和碘来说,芳基氯代烃更加受到青睐,但是大多时候它们在Suzuki反应表现出的是惰性的,因此有很多种含磷的配体被发明出来,以提高芳基氯在Suzuki欧联中的反应活性。这个反应的条件中使用的tBu3P是促使这个反应成功的关键,碰巧的是这个反应条件对于Stille偶联也是同样高效的。Ref. 10

ii. 联苯二烷基磷类配体

这一类配体是由Buchwald最早开发出来的,他们可以催化一些Suzuki偶联。这些配体是二联苯类衍生物,这些配体的位阻大都很大,他们在空气中很稳定,两个苯环中间的单键是不可以自由旋转的,他们的作用认为是加速了氧化加成的步骤,此外他们的大位阻非常高效的促进了单络合物种Pd(0)-PR3的形成:

烷基R1使得磷元素上电子密度很高,有利于氧化加成步骤的发生,也有利于中心金属 Pd(II)的稳定性;大体积的R2/3可以加速还原消除反应,并且提高了Pd元素的使用频率,可以使得活性中心为LPd(0)而不是L2Pd(0),并且使催化剂性质稳定。

这里是几个例子:

(1)大位阻的底物:ref.11

(2)NHC作为配体的例子:ref.12

(3)烷基溴/碘的例子:ref.13

这样的反应条件可以遏制Pd(II)的β-消除步骤。

(4)由炔转化得到共轭二烯:ref.14

(5)双硼化合物的单偶联:ref.15

(6)不对称的Suzuki偶联:ref.16

REFERENCES

  1. J. Org. Chem., 1995, 60 (23), pp 7508–7510, DOI: 10.1021/jo00128a024
  2. Angew Chem Int Ed., 2001, 40, 1967, DOI: 10.1002/1521-3773(20010518)40:10<1967::AID-ANIE1967>3.0.CO;2-Q
  3. Chem. Rev., 2010, 110 (2), pp 890–931, DOI: 10.1021/cr900206p
  4. J. Am. Chem. Soc., 2002, 124 (3), pp 390–391, DOI: 10.1021/ja0173019
  5. Tetrahedron Lett., 1985, 26, 5997, DOI: 1016/S0040-4039(00)95108-6
  6. J. Am. Chem. Soc., 1987, 109 (15), pp 4756–4758, DOI: 10.1021/ja00249a069
  7. J. Org. Chem., 1997, 62 (25), pp 8708–8721, DOI: 10.1021/jo970960c
  8. J. Org. Chem., 1999, 64 (11), pp 3885–3890, DOI: 10.1021/jo982135h
  9. Angew Chem Int Ed., 1998 37 3387, DOI:10.1002/(SICI)1521-3773(19981231)37:24<3387::AID-ANIE3387>3.0.CO;2-P
  10. Angew Chem Int Ed., 2002 41 4176,DOI:10.1002/1521-3773(20021115)41:22<4176::AID-ANIE4176>3.0.CO;2-U
  11. Angew Chem Int Ed., 2004 43 1871 1002/anie.200353615
  12. Chem. Eur. Chem., 2006, 12, 4743, DOI: 10.1002/chem.200600251
  13. J. Am. Chem. Soc., 2004, 126 (5), pp 1340–1341, DOI: 10.1021/ja039889k
  14. Tetrahedron 1983, 39, 3271, DOI: 1016/S0040-4020(01)91575-3
  15. J. Am. Chem. Soc., 2008, 130 (2), pp 466–468, DOI: 10.1021/ja078129x
  16. J. Am. Chem. Soc., 2002, 124 (40), pp 12042–12053, DOI: 10.1021/ja020788g

本文版权属于 Chem-Station化学空间, 欢迎点击按钮分享,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Related post

  1. Zhang enyne cycloisomerization
  2. 环化异构化反应(Cycloisomerization)
  3. Effenberger环化
  4. 巴顿脱氨基反应 Barton Deamination
  5. Minami二氧化硫脲还原
  6. Garner’s Aldehyde(Garner醛)
  7. 羰基的不对称烯丙基化(二)
  8. Ichikawa Allylcyanate Rearrangem…

Comment

  1. No comments yet.

  1. No trackbacks ye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Pick UP!

微信

QQ

广告专区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