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百科

Yamamoto-Peterson烯基化

概要

1981年,日本名古屋大学应用化学系的(名古屋大学応用化学科, Department of Applied Chemistry, Nagoya University)山本尚 (山本 尚, Yamamoto Hisashi)研究组通过1,3-双(三甲硅基)丙炔在强碱性条件下(如叔丁基锂)形成的联烯基锂试剂与醛或酮的反应,获得(Z)-烯炔类化合物,反应具有中等程度的立体选择性[1]

之后, Yamamoto通过加入溴化镁与联烯基锂试剂进行转金属化(transmetalation)过程,形成的联烯基镁试剂再与醛或酮反应,研究表明可以获得更高程度的(Z)-选择性。

同时,Yamamoto发现增大硅基团的立体位阻 (如采用TBS取代的炔烃),可极大提高反应的立体选择性。

随后,Yamamoto将底物进一步扩展至各类α-硅基乙腈 (α-silylated acetonitrile),完成(Z)-α, β-不饱和腈类化合物的构建。反应同样具有优良的立体选择性。

1982年,Yamamoto课题组进一步采用四异丙氧基钛、三异丙氧基硼分别与联烯基锂及由α-硅基乙腈形成的锂试剂进行转金属化 (transmetalation)反应,发现生成的相应硼及钛试剂同样可以参与上述反应,并以较好的立体选择性获得(Z)-烯炔及(Z)-α, β-不饱和腈类化合物[2]

由于该方法成功将Peterson烯基化反应 (Peterson olefination)中的硅基金属试剂扩展至烯炔类化合物的立体选择性合成[1]。因此,文献中将该方法学称为Yamamoto-Peterson烯基化 (Yamamoto-Peterson olefination)[1]。该反应具有优良的立体选择性,为(Z)-烯炔及(Z)-α, β-不饱和腈类化合物的立体选择性合成开辟了全新的途径。同时,也为一些重要天然产物的全合成提供了一种更为简化的路线[3]

基本文献

  • [1] Y. Yamakado, M. Ishiguro, N. Ikeda, H. Yamamoto, J. Am. Chem. Soc. 1981, 103, 5568. doi: 10.1021/ja00408a049.
  • [2] R. Haruta, M. Ishiguro, K. Furuta, A. Mori, N. Ikeda, H. Yamamoto, Chem. Lett. 1982, 18, 1093. doi: 10.1246/cl.1982.1093.
  • [3] D. J. Hart, K. Kanai, J. Am. Chem. Soc. 1983, 105, 1255. doi: 10.1021/ja00343a030.

反应机理

(Z)-烯炔的生成

(Z)-α, β-不饱和腈的生成

参考文献

反应实例

(Z)-烯炔的合成[1]

gephyrotoxin的全合成[2]

实验步骤

(Z)-烯炔的合成

在-78 oC,氩气气氛下,将叔丁基锂 (1.8 M 正戊烷溶液, 1.25 eq.)滴加至二硅基丙炔 (1.25 eq.)的无水四氢呋喃溶液 (二硅基丙炔浓度为0.33 M)中。维持-78 oC,将上述混合物搅拌1 h后,加入新制备的溴化镁-乙醚配合物 (1.38 eq.),继续搅拌15 min。之后,加入羰基化合物 (1 eq.)。搅拌5 min后,将上述反应混合物逐渐升温至50 oC,继续搅拌,直至反应结束。反应结束后,加入稀盐酸淬灭反应。淬灭完成后,将反应液加入乙醚萃取,合并的有机相依次采用稀盐酸与水洗涤及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除去溶剂后,将残余物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 (正己烷作为洗脱剂)获得相应(Z)-烯炔产物。

(Z)-α, β-不饱和腈的合成

在-20 oC,氩气气氛下,将叔丁基锂 (1.8 M 正戊烷溶液, 1.25 eq.)滴加至二硅基乙腈 (1 eq.)的无水四氢呋喃溶液 (二硅基乙腈浓度为0.33 M)中。维持-20 oC,将上述混合物搅拌30 min后,加入新制备的碘化镁-乙醚配合物 (1.1 eq.),继续搅拌5 min。之后,将上述反应混合物冷却至-78 oC,再加入羰基化合物 (1 eq.)。搅拌5 min后,将上述混合物升温至-20 oC,继续搅拌15 min后,再升温至50 oC,继续搅拌,直至反应结束。反应结束后,加入稀盐酸淬灭反应。淬灭完成后,将反应液加入乙醚萃取,合并的有机相依次采用稀盐酸与水洗涤及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除去溶剂后,将残余物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 (正己烷作为洗脱剂)获得相应(Z)-α, β-不饱和腈产物。

参考文献

  • [1] Y. Yamakado, M. Ishiguro, N. Ikeda, H. Yamamoto, J. Am. Chem. Soc. 1981, 103, 5568. doi: 10.1021/ja00408a049.
  • [2] D. J. Hart, K. Kanai, J. Am. Chem. Soc. 1983, 105, 1255. doi: 10.1021/ja00343a030.

本文版权属于 Chem-Station化学空间 欢迎点击按钮分享,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Related post

  1. Barton脱碳酸反应(Barton Decarboxylati…
  2. 纳扎罗夫环化反应 Nazarov Cyclization
  3. Sawada试剂
  4. 达参反应(Darzens Condensation)
  5. Eschenmoser亚甲基化(Eschenmoser Meth…
  6. Regitz重氮转移法 Regitz Diazo Transfe…
  7. Iminocarbenoids Derived from Tri…
  8. Carreira组JACS:(+)-Euphorikanin A…

Comment

  1. No comments yet.

  1. No trackbacks ye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Pick UP!

微信

QQ

广告专区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