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化学家

构建全碳手性中心・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ー杨震 教授

各位化学空间的读者们,好久不见,真的是好久!!!我翻了一下上一篇原创华人化学家专访,还是5月30日发布的夏海平教授的专访,真的很不好意思,大家一定觉得小编在偷懒吧。。。其实这几个月对我来说,也是人生转折的非常时期,要结束近六年的日本留学回国工作,让我一下子忙碌了很多,而且大都是很烧脑的事情,实在是没有多余时间静下心来“创作”,对于写华人化学家专访,自己也一拖再拖,除了邀请时机和教授们的“工作档期”不合以外,更多的是这个栏目受大家关注最多,写起来“压力”自然也大,自己又求好心切,没有十足把握不敢下笔,所以迟迟拖延。再加上近半年忙着找工作面试、回国、论文、研究室最终发表等等接踵而来,感觉自己负责创造力的那部分脑细胞快要被掏空,有种江郎才尽的感觉,哈哈!

提到全合成,网上、学术交流吧里甚至最近化学空间的QQ交流群里被大家关注和讨论的很多,比如做全合成的意义是什么(知乎);当前全合成研究在化学学科发展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类似这些讨论大家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我在网上搜了搜,很多“大神”说的都比我这个非全合成专业出身的研究者见解更独到犀利,所以在这里我不妨一改以往的由化学家们研究背景及意义来介绍化学家们出场的路线,把思考留给大家,在这儿留个开放性命题–全合成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希望大家自己去探索、思考,找到心中的答案吧。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位中国全合成界数一数二的人物,网上称他是国内有机合成第一人,我个人觉得他绝对是让大家久等的一位化学家,相比起化学空间之前的内容介绍过的一些和他有学术关联的化学家们(像美国全合成大佬K.C. Nicolao、化学生物学大师Stuart L. Schreiber还有新锐力量的李昂董广彬教授(专访)以及同在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黄湧教授等这些杰出的新老一辈化学家们),今天这位主角的出场确实太!晚!!了!!!

他就是来自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杨震教授(此处应该有掌声)下面就让我们走近他的化学人生吧!

什么样的机缘让你从事化学研究?

我是1978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批大学生。在中学时我喜欢物理学,考试成绩很好,而化学成绩则一般。记得当时参加高考的模拟考试时,我的物理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因此,当时希望今后能考进重点大学的物理系。然而,在参加高考时,对物理学成绩的期待太高,过分紧张;当打开物理试卷时,竟然看不清考题。好不容易平静后,发现有二道题型没见过,乱了阵营,稀里糊涂地结束了物理学考试。最后我的物理学高考成绩刚及格。有意思的是,我在化学考试的时候却出奇得镇静,得分为93分。由于我化学成绩不错,光荣地被沈阳药学院录取了。

 

如果不从事化学,还有什么想做的?为什么?

想当兵!我的童年是在军营里度过。每天早晨看到威武的解放军进行操练,非常得羡慕。我童年时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就是“闪闪的红星”。电影中的主人公“潘冬子”是我的偶像。记得当时看完电影“闪闪的红星”,激动得彻夜不眠,第二天又接着看,而且很快就学会了电影的主题歌“红星照我去战斗”,到今天还会唱这首歌。后来上大学后,我还经常借朋友海陆空的军服去照相。

6598222054843550474

 

现在在做哪方面的研究?另外,准备在这块如何展开?

我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致力于发展新的有机合成方法和合成策略,以快速构建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的骨架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天然产物结构多样性的导向合成。我们建立了合成研究平台,合成研究的重点锁定在从传统中药中分离出的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复杂天然产物;并且利用化学生物学的手段,进一步研究活性复杂天然产物的生物学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为新药研究做出贡献。

total synthesis

杨震教授组近年来通过不对称合成攻克的复杂天然产物代表

 

请告诉我们对您人生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是谁?为什么?

是我的母亲,她教会了我自尊,自强和自爱。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到母亲带我走过的艰难历程,我会更加勇敢和坚强。

 

如果能和历史上的某一个人共进晚餐的话,您最希望是谁?为什么?

我希望能和R. B. Woodward共进晚餐。他是举世公认的有机合成大师,荣获了1965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提出的Woodward-Hoffmann规则成功地解释了周环反应的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并完成了一系列结构复杂的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其中包括大家熟悉的奎宁、胆固醇、可的松、马钱子碱、麦角酸、利血平、叶绿素、头孢氨素以及秋水仙碱。不仅如此,他还率先将物理学方法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利用紫外光谱来鉴定共轭体系,提出了Woodward规则;随后又在红外光谱鉴定有机物结构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我很想知道他对合成化学的今天和未来的看法。

woodward

 

在您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发生在什么时候,怎么克服的?

2004年,我和北京大学的其他同仁们一起在深圳开始创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下辖的化学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学院。在创建的过程中,我们遇到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我们的学生到校了,而实验室建设由于经费紧张却滞后了。面对着学生们期盼的眼睛,作为老师,我们真是心急如焚、四方奔走。这段时期过得不容易,但我当时有一个信念:我们做的是有意义的事业,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幸运的是,不久在北京大学、广东省以及深圳政府的大力支持,补足了实验室和其它设施的建设经费,让师生们有优良的资源开展学习和研究工作。

 

您平时喜欢吃什么?(如果是菜肴的话在哪里吃的最好吃?)

我是东北人,喜欢吃东北菜,特别是小鸡炖蘑菇,百吃不厌。

 

自我评价一下自己最大的优点和最头疼的缺点是什么?

优点是喜欢读书;缺点是过于自信。

 

如果现在突然您意外得到一周的假期,您会用它来干什么?

我休假的时候喜欢听着音乐钓鱼。那时,我整个人非常安静,仿佛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

$_32

下一次您推荐我们采访谁。(此问题回答仅限中国的化学家以及在海外的华人化学家)

昆明植物所的郝小江。

 

笔者后记

我个人很敬畏像杨老师这些分子级别“建筑设计师”的全合成化学家们,每次看到一些极具挑战天然产物分子被成功全合成出来的研究被媒体竞相报道时,我就瞬间觉得自己在化学世界里驾驭分子能力多么有限。。。前面写李昂老师专访时说到,全合成化学家无时无刻在挑战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虽不是天然产物全合成专业,但我深知有机分子在所有与化学相关领域研究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博后期间,自己研究化学生物学也是时常听到周围人用transformative bio-molecules,game-changing molecules等等和分子相关的术语,这些分子中许多都包括那些与化学生物学、药物化学研究相关的天然产物分子,所以我自己心中对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意义的答案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这次的专访是受周围与全合成相关或有兴趣的网友拜托,希望我来邀请杨老师,另外还有Chem-station创办者山口教授,他也是全合成出身,在去年借由亚洲核心计划项目去中国lecture tour期间,他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作报告,回来就让我邀请他遇到的许多期间碰到的化学家们,杨老师就是其中一位他很想邀请的化学家。(现在才出这专访,我是拖了有多久。。。汗!)

非常感谢杨老师百忙中答应我们的专访,完成专访的期间他还在忙于医学院的筹建,刚从国外考察回来。我收到专访稿开心之余告诉给其他小编还有山口老师“杨老师回复我们专访了!”可惜自己回国前日程比较忙乱,一直没能下笔,专访完稿比预期晚了几天,在这里向杨老师说一声抱歉。

时隔两三个月没有写专访,感觉手都生了,哈哈,这也是小编回国后写的第一篇帖子,我希望自己早点度过这一人生转折期,能尽快转变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的角色,开展新的研究同时能结识更多对化学有兴趣的小编,继续为大家传播化学知识以及讲述科研背后奋斗忙碌在第一线的化学人的故事。

 

杨震教授简历

yangzhen
杨震教授,1959年生,于1982年毕业于沈阳药学院制药系化学制药专业,并于1986年获得该院药学硕士学位。1989-1992年期间,在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师从黄乃正院士,获得理科博士学位。1992-1995 年期间,在美国著名的Scripps研究所师从K. C. Nicolaou教授在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1998年期间,在Scripps研究所任助理教授。1998年在哈佛大学药学院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杨震教授主要从事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化学生物学,有机金属催化反应 及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曾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了抗癌药紫杉醇(Taxol)和埃波霉素(Epothilone A)的全合成以及Brevetoxin A的全合成工作。

杨震教授于2001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工作;2010年 美国化学会期刊“Journal of Combinatoial Chemistry”顾问编委;2011年 Wiley-VCH期刊“Advanced Synthesis & Catalysis”顾问编委;2011年 Springer期刊“Natural Products and Bioprospecting”顾问编委;2011年 英国皇家化学会“MedChemComm”顾问编委;2013年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编委。现任北京大学化学院 教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化学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

 

获奖经历

  • 2005年  礼来科学成就奖(中国)
  • 2008年  亚洲核心计划 Lectureship Award, the Asian Cutting-Edge Organic Chemistry programs
  • 2009年  北京大学宝钢优秀教学奖
  • 2010年  药明康德生命科学一等奖
  • 2011年  美国化学会“Combinatoial Science”杂志编委
  • 2011年  Wiley-VCH “Advanced Synthesis & Catalysis”杂志编委
  • 2011年  Springer “Natural Products and Bioprospecting”杂志编委
  • 2011年  皇家化学会“MedChemComm”杂志编委
  • 2013年  首届维善天然产物合成奖(中国化学会)
  • 2013年  南粤百名杰出学者奖(广东省)
  • 2013年  深圳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 2014年  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 2014年  云南省自然科学特等奖

 

相关链接

 

本文版权属于 Chem-Station化学空间, 欢迎点击按钮分享,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Related post

  1. 萜类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探寻化学结构与反应性的奥秘 —刘波教授…
  2. 游走于生物与化学之间探索生命的奥妙—刘平华教授
  3. 因氟而聚・小元素承载大梦想—胡金波教授
  4. 官能团之舞・自由基重排化学新舞台 —朱晨教授
  5. 探索天然产物仿生合成・开发不对称催化新方法 —洪然研究员
  6. 氧化偶联−通往高效绿色构筑化学键之路−雷爱文 教授
  7. 挑战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构筑复杂天然分子—李昂教授
  8. 展现C–H键活化的魅力 ・多样化构筑联杂芳基化合物–…

Comment

  1. No comments yet.

  1. No trackbacks ye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Pick UP!

微信

QQ

广告专区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