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漂泊
钅黑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由德国达姆施塔特重离子研究所科学家利用58Fe轰击208Pb得到,得名于发现地德国「黑森州」。
钅黑的基本物理性质
分类 | 第Ⅷ族(放射性元素) |
原子序号・原子量 | 108 [277] |
电子配置 | 5f14 6d6 7s2 |
发现者 | 达姆施塔特重离子研究所 |
主要的同位素 | 263Hs, 264Hs, 265Hs, 266Hs, 267Hs, 268Hs, 269Hs, 270Hs, 271Hs, 273Hs, 275Hs, 277Hs |
最长半衰期 | 9s(269Hs) |
前后的元素 | 钅波-钅黑-钅麦 |
钅黑的发现
1978年,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一个由Yuri Oganessian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尝试了合成108号元素。由于最稳定的同位素的中子-质子比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长,对于原子序数很大的元素来说,它们的中子数几乎和质子数接近。传统的热核聚变方法会释放出数个中子,这不利于形成稳定的核素,因此他们发明了冷核聚变的方法:利用48Ca这种高中子-质子比的轻元素核素作为“子弹”,轰击226Ra,但是实验并没有成功。1983年,他们又进行了数次核反应:利用55Mn轰击 209Bi;利用58 Fe轰击 208Pb;利用10Ne轰击 249Cf。这些实验的结果似乎也不如预期。
1984年,德国达姆施塔特重离子研究所(Gesellschaft für Schwerionenforschung, GSI)一个由Peter Armbruster和 Gottfried Münzenberg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重离子加速器加速58 Fe轰击208Pb靶,得到了265108,其半衰期只有0.002s,这是108号元素首次被成功合成。108号元素以其发现地德国黑森州(Hesse)命名为Hassium,符号为Hs,中文译名为“钅黑”。目前所获得的钅黑最稳定的同位素是269Hs,其半衰期为9s,放出α粒子后衰变为265Sg。通过质谱仪已经证实钅黑存在类似于OsO4的正四价氧化物。 [1-6]
达姆施塔特重离子研究所内部设施
核反应与超重元素合成
核反应是指原子核与原子核,或原子核与其他粒子(如质子,中子,光子和高能电子)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引发的改变或反应。在核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于入射弹核或靶核的新原子核。因此,利用核反应可以合成各种不稳定的超重原子核。
核反应中反应前后的能量、动量、角动量、质量、电荷与宇称都必须守恒。它是宇宙中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如今自然界中存在的化学元素除了氢之外,都是通过宇宙的天然核反应合成的,在恒星上发生的核反应是恒星能够辐射出巨大能量的源泉。
1919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天然放射性物质放射的α粒子轰击14N,首次实现了人工核反应。在核反应中,用于轰击原子核的粒子称为入射粒子或轰击粒子,被轰击的原子核称为靶核,核反应发射的粒子称为出射粒子,反应生成的原子核称为剩余核或产物核。入射粒子a轰击靶核A,发射出射粒子b并生成剩余核B的核反应可用以下方程式表示:A+a→B+b
给定的入射粒子和靶核能发生的核反应往往不止一种。每一种核反应称为一个反应道。反应道由入射道和出射道构成。入射粒子和靶核组成入射道,出射粒子和剩余核组成出射道。同一入射道可以有若干出射道,同一出射道也可以有若干入射道。发生某种核反应的几率用核反应截面来表示。只有满足质量数、电荷、能量、动量、角动量和宇称守恒等条件,核反应才能发生,相应的反应道是开放的,或简称开道,反之为闭道。核反应过程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前者对应吸能反应,反者对应放能反应。
核反应通常分为四类:衰变、粒子轰击、裂变和聚变。第一种是自发发生的核转变,而后三种为人工核反应(即用人工方法进行的非自发核反应)。某些核反应存在链式反应的现象,如:235U和中子的核反应:只要有一个中子轰击235U,就会放出3个中子,3个中子再去轰击235U就会生成9个中子,这样连续下去,在几微秒的时间里,就使反应进行得非常剧烈而放出巨大的能量。具有这种特点的反应,我们称之为链式反应。原子弹的爆炸如此剧烈,就是因为发生了链式反应。粒子轰击常用的入射粒子有中子、氦核和其他轻元素的离子。48Ca在超重元素的合成过程中出现频率很高,这是因为48Ca是具有最高中子质子比的轻元素核素,越多的中子越能使合成的重原子核保持稳定。[7-10]
核反应示意图
参考文献
- [1] Münzenberg, G.; Armbruster, P.; Folger, H.; et al. (1984). “The identification of element 108” (PDF). Zeitschrift für Physik A. 317 (2): 235–236. Bibcode:1984ZPhyA.317..235M. doi:10.1007/BF01421260.
- [2] Oganessian, Yu. Ts. (2004). “Superheavy elements”.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76 (9): 1717–1718. doi:10.1351/pac200476091715. ISSN 1365-3075.
- [3] Oganessian, Yu. Ts.; Ter-Akopian, G. M.; Pleve, A. A.; et al. (1978). Опыты по синтезу 108 элемента в реакции 226Ra + 48Ca [Experiments on the synthesis of element 108 in the 226Ra+48Ca reaction] (PDF) (Report) (in Russian). Joint Institute for Nuclear Research.
- [4] Barber, R. C.; Greenwood, N. N.; Hrynkiewicz, A. Z.; et al. (1993). “Discovery of the Transfermium elements” (PD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65 (8): 1757–1814. doi:10.1351/pac199365081757.
- [5] Hofmann, S. (2016). “The discovery of elements 107 to 112” . EPJ Web Conf. 131: 4–5. Bibcode:2016EPJWC.13106001H. doi:10.1051/epjconf/201613106001.
- [6] Chatt, J. (1979).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naming of elements of atomic numbers greater than 100”.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51 (2): 381–384. doi:10.1351/pac197951020381.
- [7] The Astrophysics Spectator: Hydrogen Fusion Rates in Stars
- [8]R. J. D. Tilley Understanding solids: the science of materials, John Wiley and Sons, 2004, ISBN 0-470-85275-5, p. 495
- [9] Cockcroft and Walton split lithium with high energy protons April 1932.
- [10]Lise Meitner: Otto Hahn – the discoverer of nuclearfission. In: Forscher und Wissenschaftler im heutigenEuropa. Stalling Verlag, Oldenburg/Hamburg 1955.
本文版权属于 Chem-Station化学空间, 欢迎点击按钮分享,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