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Positron Emmision Tomography

使用特定的分子探针,将生物学的过程在分子或细胞级水平的可视化分子成像,这一技术已经成为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检查、评价、疾病的实时监控,药效研究等非常强有力的工具。

现在最高感度的分子显像方法之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它使用被特殊元素核(一般都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了的分子,这些元素能释放正电子,由正电子与电子湮灭产生的γ射线可以被仪器检出,这种方法实现了分子的三维定位。

PET已经用于临床诊断研究及基础研究,鼠类和灵长类的临床试验。近年来,以个体化治疗为最终目的的PET研究正在进行中。

 

原理

正电子由核释放出之后,在周围的物质、细胞组织内“浮游旅行”,遇到电子后湮灭。产生两个能量相等(511 KeV)方向相反的γ光子。由于两个光子在体内的路径不同,到达两个探测器的时间也有一定差别,如果在规定的时间窗内(一般为 0-15 us,从宏观上可以说几乎是同时),探头系统探测到两个互成180度(士0.25度)的光子时。进而推论湮灭发生在这两个探测器的连线上,这一对侦测器之间的连线称为反应线(Line of Response, LOR)。借由不同投影角度的反应线彼此交叉运算,便能重組成影像,比如人体各部位横断面、冠状断面和矢状断面的影像。(图1)。PET对观测结果以绝对单位(Bq/mL)数值表示是它的一大优点。

PET_3

图1:PET装置的概要(出自Wikipedia)

正电子在与电子发生湮灭作用之前,在控件中行经的距离称为这个正电子的正子射程positron range,根据不同放射性核种而不同(图2)。这个距离越短,正电子就会越靠近探针附近,从分析结果上看就越准确。

PET_1

图2:PET的原理(来自文献[1])

 

PET所使用的放射性核种

PET可用的放射性核种是C, N, O等生物分子主要成分的原子(图3)。通过对分子进行放射核标记来开发一系列在的物理学的・生物学的活性(和未标记的分子相比)差别不大的分子探针。

在PET所使用的放射核种当中18F物理学性质最佳,正电子能量最小而分解能最高,半衰期也足够长,110分钟左右,在制造、运输方面比较容易,这些优点是它被广泛使用的原因。

PET_2

图3:PET中常用的放射性核种及其物理化学性质(来自文献[1])

18F导入分子中时,将原分子中的H或者OH置换为18F是通常的手法。F原子半径和H相差不大,所以所得分子在大小上没有太大变化,但是由于F的强吸电子性所产生性质上的差异还是很可观的。这样的分子探针的代表化合物有[18F]6-Fluoro-L-DOPA[18F]-氟代脱氧葡萄糖等等。

11C的半衰期是20.3 min,所以用来标记在体内代谢半衰期较短的化合物,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间隔内需要反复多次检测的时候使用。但它的缺点是要用到加速器设备,所以限制了它的适用范围。

 

分子探针的合成策略

PET探针是对人体或动物使用、两者都需要很高的放射化学纯度(通常>95%),通常需要HPLC精制后才能使用。

释放正电子的核种因为具有半衰期,这些放射性核标记的分子的制备必须使用反应速率快的化学反应,而且能够对目标化合物实现终期功能化的反应(即Late-stage functionalization,在这里就是fluorination)。能够在半減期的2〜3倍以内的时间内能够完成合成是理想。最近几年,人们试图通过使用微型反应器提高反应速率,减少试剂/溶剂的量。

11C标记反应,需要制备11CH3I (11C碘甲烷),用它来甲基化或者11C-C偶联反应来导入。

18F标记反应,则用18F2制备而来的18F-亲電氟化试剂。F2的反应活性太高,难于控制,所以用亲电氟化试剂来引入18F。另外,利用18F负离子也可以用亲核氟化反应来标记。18F负离子在水中亲核性低,亲核取代反应难发生,通常用K18F(与钾离子cryptand捕获剂并用)或者用氟的季铵盐代替来提高反应性。。

最近几年,人们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将19F先暂时用硼取代,然后将硼再用18F取代,这一路线可以实现19F到18F的间接转化,并成为一种有效的合成策略。(图4)。

18F

图4:PET探针的合成:简便的脱氟硼基化

相关文献

  1. “Molecular Imaging with PET” Ametamey, S. M.; Honer, M.; Schubiger, P. A.  Chem. Rev. 2008108, 1501. DOI: 10.1021/cr0782426

 

相关链接

 

 

本文版权属于 Chem-Station化学空间, 欢迎点击按钮分享,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Related post

  1. 玫瑰花中的“色”与“香”
  2. 日本的实验室管理(一)
  3. 被污名化的鲜味分子——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
  4. NMR的基础知识【测定・解析】
  5. 名画背后的秘密
  6. 橄榄油的主要成分【谈谈组成脂肪的分子以及脂和油的区别】
  7. 超级大boss伊丹健一郎教授西安行(准备篇)
  8. 传递快乐的分子——多巴胺(dopamine)

Comment

  1. No comments yet.

  1. No trackbacks ye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Pick UP!

微信

QQ

广告专区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