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生活——槟榔的食用安全性

本文作者:Sunny华

引言

槟榔原产于马来西亚,名字也源于马来语“pinang”,目前广泛分布于斯里兰卡、泰国、印度等热带地区。槟榔最主要的消费形式是咀嚼,“嚼槟榔”历史悠久,苏东坡谪居海南时就曾写下“两颊红潮增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的名句,喜好嚼食槟榔者在我国主要集中在海南、湖南和台湾地区。其实,槟榔本是记载于《本草纲目》中的一味传统名药,后来才成为人们疯狂迷恋的消遣美食。近年来,关于槟榔致癌的说法不绝于耳,大众的安全疑虑也让槟榔行业陷入艰难境地,槟榔为何致癌又缘何拥有让人欲罢不能的魔力?

 

槟榔幼果及加工后的槟榔(图片来源于网络)

槟榔的药用价值

槟榔与益智仁、砂仁和巴戟天并称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它的药用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三国时期,明代著名中医典籍《本草纲目》也对槟榔的作用有过详尽描述。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了槟榔常见的几种药用形式,包括槟榔(槟榔和炒槟榔)、焦槟榔和大腹皮等,并且明确指出槟榔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的功效;炮制加工后的焦槟榔具有消食导滞的功能;大腹皮是槟榔的干燥果皮,具有行气宽中、行水消肿的功能,还可用于湿阻气滞、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等。

图2 槟榔常见的入药形式(图片来源于网络)

槟榔的潜在成瘾性

槟榔本是一种治病良药,后来演变成一种咀嚼食品,并且能够跨越上千年,时至今日依然拥有庞大群众基础,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它潜在的成瘾性。研究表明,槟榔成分非常复杂,主要含有有生物碱、鞣质、脂肪酸和氨基酸等。其中,最主要的生物碱为槟榔碱,它也是槟榔中最主要的药理活性成分,其余生物碱还包括槟榔次碱、去甲槟榔碱、去甲槟榔次碱等。槟榔爱好者普遍反映嚼食槟榔能产生欣快和舒适感,也会导致唾液分泌增加、心率上升、血压升高、警觉度提高,身体呈现出面部红润、身体发热、微微出汗等现象。

事实上,这正是槟榔碱对人体实实在在的影响,本质则是因为槟榔碱具有和尼古丁(烟碱)相似的生理效应,都是通过作用于细胞膜表面的乙酰胆碱受体实现的,尼古丁对烟碱型受体(N受体)更敏感,槟榔碱则对毒蕈(xùn)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受体)更敏感,能够兴奋M受体以补偿乙酰胆碱的不足,进而促进机体兴奋。此外,槟榔碱的水解产物能够抑制γ-氨基丁酸对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因而嚼食槟榔后会出现唾液分泌量增加、心率上升、血压升高、面部红润、身体发热、微微出汗以及产生欣快感等现象。

槟榔的致癌性

湖南向来都是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的模范省份,但口腔癌发病率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媒体一度将口腔癌称为湖南的“特色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这与当地喜食槟榔的习惯密不可分。不仅是湖南,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病学研究均表明食用槟榔与口腔癌有直接关系,为此湖南省槟榔协会不得不在2019年出台“禁宣令”,要求停止槟榔的广告宣传。

需要说明的是,吃槟榔易致癌绝非危言耸听,早在2003年时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依据现有研究证据确定槟榔果属于第一类致癌物并证实即使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槟榔果也会致癌。然而,槟榔致癌的原因目前尚有争议,一般认为,槟榔碱对口腔粘膜具有特殊的毒性,易导致粘膜的纤维化,这正是口腔癌变的前兆,但目前具体的致病机制并未完全明确。除了这些化学物质对细胞的毒性,嚼食槟榔会对口腔产生直接的“机械”伤害,特别是由于地域和运输等原因,并非所有人都能吃上新鲜槟榔,晒干加工后的槟榔质地更加粗糙,对口腔粘膜的物理性刺激作用也更强烈干槟榔粗糙且质地坚硬,尤其是人们对槟榔还有更“硬核”的吃法:据说将槟榔和白灰(石灰)、蒌叶混合后咀嚼口感更佳。

槟榔鲜果及配料(蒌叶也有潜在致癌性)

另一方面,槟榔与烟草共同促进癌症的发生,吸烟对口腔的伤害已成共识,若槟榔爱好者同时拥有抽烟的习惯则罹患口腔癌的概率会大大提升,唾液中的毒性物质也会显著提高,这些毒性物质具有潜在的基因毒性,对细胞DNA的合成也有明显的破坏作用,民间更有着“槟榔配烟,法力无边”的戏谑说法。

结束语

目前国内对槟榔的研究主要还集中在加工工艺,市场上的槟榔商品不外乎烟果、青果、绿果和鲜果,几乎全部用于咀嚼食用,它对口腔造成的伤害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尤其是那些长期同时抽烟和嚼食槟榔的人群,因而很多人在呼吁类似于香烟一样可以将“嚼食槟榔对身体有害”的标语写在食品包装袋上时刻提醒大家。此外,未来更多的研究需要集中在槟榔及其化学成分的正面作用上,毕竟槟榔最初就是用来入药帮助人类减轻痛苦而不是带来新的痛苦。

参考资料

[1] 蒋志, 陈其城, 曹立幸, 陈志强. 槟榔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13, 38 (11): 1684-1687.

[2] 黄龙, 翦新春. 槟榔致癌物质与口腔癌[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1 (01): 102-107.

[3] 王光, 胡弼. 槟榔碱的研究进展[J].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2010, 30 (02): 171-175.

[4] 萧福元, 袁晟, 桂卓嘉, 周雪梅, 刘自伟, 胡余明. 湖南地区食用槟榔流行病学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 (07): 1218-1222.

Related post

  1. 化学生活图片・有一种病叫化学神经敏感(3)
  2.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UN编号)
  3. 杀虫剂益达胺的成分——吡虫啉(Imidacloprid)
  4. 在家里也能做萃取实验?家用理化玻璃仪器“理科室”
  5. 食材保质期已经out,新鲜度传感器闪亮登场
  6. 尿液里的药物1:尿激酶~背后的人道主义之争~
  7. 缤纷夏日,神奇甲虫——甲虫中的化学
  8. 传递快乐的分子——多巴胺(dopamine)

Comment

  1. No comments yet.

  1. No trackbacks ye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Pick UP!

微信

QQ

广告专区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