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部落~~格格

“商之大者,为国为民”——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

导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秉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理念,中华儿女始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回望历史,我们的工业从大部分工业品都不能自行制造到可以独立自主生产,最终成为制造业大国并构建起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这些举世瞩目的进步是许多爱国实业家在艰难曲折中探索的结果。

1950年的工业建设宣扬(图片来源于网络)

引言

食盐现今是一种廉价而普及的调味料,可古代食盐贸易却和城市兴衰、经济繁荣、战争胜负牢牢结合,掌握了食盐专营权的人富可敌国,世界各地都存在为贩盐而建立起的“盐路”。秦汉以来,我国的中央政府就对盐和铁实行专营,虽然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中国的食盐却仍依赖土法制作的粗盐,不仅效率低、纯度低而且含有很多有害物质。当时,西方发达国家已明确规定,NaCl含量不足85%的盐不允许用来做饲料,然而NaCl含量不足50%的粗盐在中国许多地方仍在供人食用。事实上,精盐市场长期被国外垄断并不是因为制作精盐工艺有多复杂、成本有多高昂,只是中国当时缺少化工人才,无人涉足罢了。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井火煮盐

久大精盐公司——奠定中国化工基础

中国盐业的复兴离不开民族实业家范旭东,1883年10月范旭东出生于湖南湘阴县,六岁时做私塾先生的父亲便离世,他跟随母亲和兄长迁往长沙定居,戊戌变法失败后,身为维新派的兄长被清政府通缉,范旭东也被迫逃亡,后来东渡日本并于1900-1910年期间先后在日本冈山第六高等学校(现冈山大学)和京都帝国大学化学系学习。明治维新后日本的逐渐强盛,激发了范旭东强烈的救国救民思想,当他发现日本的国富民强与其工业发展密不可分时,“实业救国”的想法也随即在范旭东心中萌生。

范旭东与久大精盐公司旧影

1911年,范旭东学成归国在北洋政府北京铸币厂担任分析化验员,后来他的一系列创业壮举在中国化学工业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创造了诸多第一。1914年冬天,天津塘沽海滩边一望无际的冰雪般的盐资源令范旭东充满壮志,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范旭东主持创办了久大精盐公司并正式投产,久大以海滩晒盐或卤水加工,用钢板制平底锅升温蒸发结晶成功生产出我国第一批精盐,它们色白、粒细、纯度高、品种丰富,受到市场一致好评,彻底结束了国人食用粗糙、劣质盐的历史,范旭东还亲笔设计了一个五角形的商标,起名“海王星”。后来久大精盐公司逐渐壮大,先后又在青岛收购盐场,在汉口创办营销公司,鼎盛之时,久大精盐公司可向全国每人每年提供一斤精盐。

久大公司旧商标和现在位于四川自贡的久大盐业产品

久大精盐的成功很快遭到国内外盐商的“围剿”,他们在报纸上散布“海王星”有毒的谣言,甚至企图用军舰封锁天津港以阻止运盐货船出港;数百年来,国内的食盐产销都由官商合伙垄断,江淮大盐商们左右着盐的价格,形成了一个庞大而错综的利益集团,无论是外国还是中国政府都不敢轻言改革,然而范旭东的出现彻底打破了现状,国内的盐商更是群起攻之。即便内外交困,范旭东和他的久大精盐公司都在始终坚守,更重要的是它为后来的永利碱厂和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的创办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是中国化学工业“永、久、黄”团体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脉。

化学工业团体——“永、久、黄”

纯碱,化学名称碳酸钠(Na2CO3),俗名苏打,是许多工业部门,例如纺织、肥皂、造纸、玻璃等行业的重要原料,也是食品工业中常用于馒头、面包等面食加工的中和剂、膨松剂,因而纯碱也曾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范旭东前往欧洲考察后意识到,化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制碱工业的繁荣,再加上当时国外垄断制碱技术并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1918年范旭东立志“变盐为碱”在天津创办我们自己的制碱公司——永利制碱公司,他和陈调甫等人尝试利用索尔维法制碱,却面临重重困难,陈调甫赴美考察期间机缘巧合认识了侯德榜,随后饱含爱国情怀的侯德榜毅然回国,苦干数载成功破解了索尔维制碱法的秘密,并为后来侯氏制碱法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作者注:永利制碱公司及侯氏制碱法的故事会在下篇详细介绍)

天津塘沽永利碱厂旧影(图片来源于网络)

1922年8月,范旭东从久大精盐公司分离出了中国第一家专门的化工科研机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并把久大、永利两公司提供的资金用于科研。自此,永利、久大和黄海研究社三位一体,组成了庞大的“永、久、黄”化工集团。值得一提的是,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是中国第一所私立化工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化工研究机构的摇篮”,1952年时划归中国科学院,成为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

“永利”酸碱——中国化工双翼

庞大化工集团“永、久、黄”的成功并未让范旭东实业救国的壮志有丝毫懈怠,他深刻意识到化学工业的阔步前进必须同时拥有酸和碱才可以。1930年,国民政府实业部计划在国内自办硫酸铵厂,范旭东主动要求承接这一艰巨的项目, 1934 年3月经批准后,永利制碱公司更名为“永利化学工业公司”,范旭东开始着手筹办建厂。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1936年位于南京的工厂竣工,次年2月生产出中国第一批硫酸铵产品以及中国第一包化肥,国人为之振奋,这家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化工联合企业,被冠以“远东第一大厂”的美名。

永利化学工业公司硫酸铵生产车间(图中“錏”是铵的旧称)

逝世与影响

然而范旭东的事业刚刚起飞之时,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久大、永利两家公司都遭受重创,损失惨重。日本政府曾派人向范旭东提出合作或买下工厂的要求,范旭东以“宁肯为工厂开追悼会,决不与侵略者合作!”的态度断然拒绝。随后,他拆掉能带走的机器设备,携带图纸和技术资料,带领员工及家属共计数千人西迁四川,致力于在西南后方开辟新的化学工业基地“新塘沽”,支援抗战与国家建设。

范旭东常年操劳过度,积劳成疾,抗战胜利后不久因突发疾病于1945年10月4日与世长辞,临终前他叮嘱后人“齐心合力,努力前进”。当时正在重庆参加谈判的毛主席协同蒋介石一同前往范旭东家中凭吊,并亲笔写下“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挽联。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曾说道,“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和搞纺织工业的张謇是实业界不能被遗忘的四个人。”

范旭东挽联及纪念塑像

结束语

范旭东所处之世,中国贫穷积弱,四周列强环伺,正面临着主权分裂、军阀割据乃至亡国亡种的严峻形势;创业过程中屡受外国垄断资本、旧盐业者封锁阻挠,奋战二十余载,永利纯碱畅销海外成为国之骄傲。为了中国化学工业的振兴,他夙兴夜寐、殚精竭虑,这种精神也感染了侯德榜、陈调甫、李烛尘等诸多科技精英,他们都是民族脊梁,也是当之无愧的后辈学习和敬佩的榜样,“商之大者,为国为民”形容得正是这样一批国之栋梁。

参考资料

  • [1] 金劲, 金人海, 朱敏, 苑平. 中国化工实业家──范旭东[J]. 化学教育, 1999 (05), 44-47.
  • [2] 高寒.“化工之父”的实业救国路——民族实业家范旭东的成功之道[J]. 宏观经济管理, 2011(08), 65-67.
  • [3] 叶建华.“大厂”传奇, 功在中华 (上) [J]. 化工管理, 2017 (04), 44-47.
  • [4] 叶建华.“大厂”传奇, 功在中华 (下) [J]. 化工管理, 2017 (07), 54-56.
  • [5] 中国化学工业奠基人范旭东与“永久黄”团体 [J]. 经营与管理, 2018 (03), 4-6.

本文版权属于 Chem-Station化学空间 欢迎点击按钮分享,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Related post

  1. Angew. Chem., Int. Ed. 大蒜中的主要成分的…
  2. Column是Open?Flash?还是?
  3. 使用材料信息学搜索锂离子电池的有机电极材料
  4. 迟到的诺贝尔奖——“基因魔剪”CRISPR技术 –2…
  5. Angew. Chem., Int. Ed. 阳离子三核Pd催化…
  6. 催化裂化(Fluid Catalytic Cracking)催化…
  7. 鲍林(Linus Pauling)和维生素C之争
  8. (好书推荐)Hazardous Laboratory Chemi…

Comment

  1. No comments yet.

  1. No trackbacks ye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Pick UP!

微信

QQ

广告专区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