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部落~~格格

在细胞中旅行的小分子︱第一篇

本文来自Chem-Station日文版 細胞の中を旅する小分子|第一回  MasaN.

翻译投稿 炸鸡 校对 HaoHu

 size(大小)”是一种让我们很容易通过视觉比较物质之间的差异的参量。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个“大小”这个参量。我一直也忽略了“大小”,直到我看到一个视频。

从银河系到原子核

Powers of Ten”是1968年的一部科教影片,并于1977年发行了彩色版。该视频已上传至YouTube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YouTube上搜索观看。影片时长较短只有9分钟, 不妨把它当做中午的下饭影片也是不错的。

影片一开始是芝加哥湖边一对男女在野餐。一开始画面是1m x 1m的景象然后镜头慢慢上升到高空,十秒画面变成10m x 10m范围的景象。又一次十秒过后画面范围扩大到100m x 100m的范围,画面范围逐渐扩大到1024m x 1024m的景象,直到看到了星星点点的银河系才停止。之后,画面的范围以每2秒缩小一次的速度缩小,知道回到了最初1m x 1m范围内的景象。

但是我今天介绍给大家的却不是影片中展现的宏观世界,而是微观世界。让我们的画面不断缩小,每十秒缩小100倍,从细胞世界到蛋白质世界,再从原子的世界到最后到达原子核的世界(10-16m x 10-16m)。

从药物分子的大小出发考虑新药的开发

对于开发新药来讲,具体地比较化合物得到大小(size)和形状(shape),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键能等参数来创立假设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依靠大体上的直觉和空想来创立假设,这本质上就是一种很荒谬的乱打乱撞的做法。当然不能否认灵光乍现有时是会带来机遇,但话说回来,大多数时候灵光乍现都是来源于自己过去的经验。

有位发明了抗流感药物的医学家的一句话让我铭记于心:

“如果你想到什么就放手做吧。如果实践了2-3回没有成效的话,还是放弃吧不要钻牛角尖。”

“把研究药物构效关系所必须的化合物全都做一遍吧。”

从这两句话里,我领悟到了“不要拘泥于自己的假设,要尊重实验的结果”和“基于经验和实验结果的假设的重要性”的道理

额,好像扯的有点远了。这个系列的文章里,将从提出假设时,最为简单的参数——大小(size)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小分子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整个系列分为3回,从大小的视角追踪药物分子到达靶细胞周围后,是如何到细胞核内的靶蛋白质的

*本文中所有的图都来自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5th edition, Garland Science)(Mol. Biol. Cell)[1]

参考文献

  • [1]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5th edition, Garland Science)

本文版权属于 Chem-Station化学空间, 欢迎点击按钮分享,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Related post

  1. Itami APEX反应 (一)
  2. Fukuyama-Yokoshima group meeting…
  3. J. Am. Chem. Soc. 芳香胺的Suzuki―Miy…
  4. 一窥日本化学制品审查与制造管理相关法律—《化审法》的审批申请与测…
  5. 泳池中的化学
  6. 尝试着写一份简历(博后篇)
  7. 新型双极性主体材料在有机蓝光和磷光OLED器件中的应用
  8. 催化裂化(Fluid Catalytic Cracking)催化…

Comment

  1. No comments yet.

  1. No trackbacks ye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Pick UP!

微信

QQ

广告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