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化学家

Qi-Lin Zhou 周其林

本文来自日文版,投稿者:

周其林(Qi-Lin Zhou,1957年2月19日–)是中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南开大学教授

经历

  • 1982 兰州大学 毕业
  • 1987 中科院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博士 (Yao-Zeng Huang 教授)
  • 1988-1990 华东理工大学(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博士后研究员 (Zheng-Hua Zhu 教授)
  • 1990-1992 马克斯普朗克高分子研究所 博士后研究员 (Klaus Müllen 教授)
  • 1992-1994 巴塞尔大学 博士后研究员 (Andreas Pfaltz 教授)
  • 1994-1996 德克萨斯三一大学 博士后研究员 (Michael P. Doyle 教授)
  • 1996-1997 华东理工大学 副教授
  • 1997-1999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
  • 1999- 南开大学 教授

获奖经历

  • 1997 Award for Outstanding Young Scientists
  • 1999 Cheung Kong Scholar
  • 2005 Prize for Creation in Organic Synthesis
  • 2006 Yao-Zeng Huang Prize of Organometallics
  • 2007 JSPS Fellowship Award
  • 2007 Prize of Natural Science of Tianjin (1st class)
  • 2008 PKU-Lilly Lectureship
  • 2009 Asian Core Program Lectureship Award
  • 2009 Membership in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2010 Morningside Lectureship
  • 2013 Fellow of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 2014 Scripps-Novartis Lecturer
  • 2014 Prize of Natural Science of Tianjin (1st class)

研究概要

螺环型手性配体的开发
主要成果包括螺旋型手性配体的开发,其中1,1′-螺二茚满为主要骨架,具有刚性C2对称结构。通过使用1,1′-螺二茚满-7,7′-二醇(SPINOL)作为原料,成功地在短时间内合成了超过100个配体,应用范围比较广的配体如下图所示。这些配体中的一些可以再Sigma-Aldrich等实际供应商购买。。

利用手性螺型配体开发的催化不对称反应
利用手性螺环型配体,开发了多种手性氢化,碳-碳键的构筑,碳-杂原子键的构筑等手性催化反应。特别是在碳-杂原子的成键反应中,运用其特殊的配体,实现了多种C-X手性中心的构建,是非常原创性的工作[1]

生理活性物质的不对称合成
用开发出的不对称反应,运用于一些外消旋体的动力学光学分割(DKR: Dynamic Kinetic Resolution)、实现了如生物碱等多种活性物质的手性分割。另外,开发出的反应体系还具有很高的TON和TOF、在scale-up等工业应用上也很值得期待[2]

其他

  • 南京的农村出身,第一次高考报的物理学,失败后,第二年选择了化学这门学科,进入大学深造
  • 2013年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 据说对论文数据的重现性要求很高,在文章投稿前,必做重现性实验。
  • 周教授认为优秀的学生得具备「很强的交流能力、活跃的创造能力,并且很努力」。

相关文献

  1.  Zhu, S.-F.; Zhou, Q.-L. Acc. Chem. Res. 2012,45, 1365. DOI: 10.1021/ar300051u
  2. Yan, P.-C.; Zhu, G.-L.; Xie, J.-H.; Zhang, X.-D.; Zhou, Q.-L.; Li, Y.-Q.; Shen, W.-H.; Che, D.-Q. Org. Process Res. Dev. 2013,17, 307. DOI: 10.1021/op3003147
  3. Huang, K.-L.; Guo, C.; Cheng, L.-J.; Xie, L.-G.; Zhou, Q.-L.; Xu, X.-H.; Zhu, S.-F. Adv. Synth. Catal. 2013, 355, 2833. DOI: 10.1002/adsc.201300452
  4. Guo, C.; Sun, D.-W.; Yang, S.; Mao, S.-J.; Xu, X.-H.; Zhu, S.-F.; Zhou, Q.-L. J. Am. Chem. Soc. 2015, 137, 90. DOI: 10.1021/ja511422q

相关链接

本文版权属于 Chem-Station化学空间, 欢迎点击按钮分享,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Related post

  1. Timothy R. Newhouse
  2. Bruce H. Lipshutz
  3. Scott J. Miller
  4. 世界著名化学家—张华
  5. 世界著名化学家 Lutz Ackermann
  6. 小坂田 耕太郎 Kohtaro Osakada
  7. 汤平平
  8. Thomas Lectka

Comment

  1. No comments yet.

  1. No trackbacks ye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Pick UP!

微信

QQ

广告专区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