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介绍

Org. Lett.:钛介导烯丙醇与缺电子烯烃的脱羟交叉偶联反应方法学

作者:杉杉

导读:

近日,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桂敬汉课题组在Org. Lett.中发表论文,报道一种全新的钛介导烯丙醇与缺电子烯烃的脱羟交叉偶联反应方法学,进而成功完成一系列具有末端烯基取代的烷烃分子的构建。

Titanium-Mediated Dehydroxylative Cross-Coupling of Allylic Alcohols with Electron-Deficient Olefins

L. Yao, J. Bao, Y. Wang, J. Gui, Org. Lett. 2024, ASAP. doi: 10.1021/acs.orglett.4c00061.

正文:

多烯参与的自由基串联环化反应方法学是构建多环骨架的一种可靠且有效的策略[1](Scheme 1A)。然而,前期由3a合成5a是通过逐步carbon-homologation过程进行,并且需要六个步骤[2]。受到近年来钛介导醇的脱羟烷基化反应方法学[3] (Scheme 1B)相关研究报道的启发,这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桂敬汉课题组报道一种全新的钛介导烯丙醇与缺电子烯烃的脱羟交叉偶联反应方法学,进而成功完成一系列具有末端烯基取代的烷烃分子的构建。

首先,作者采用法尼醇3a与丙烯腈4a作为模型底物,进行相关反应条件的优化筛选 (Table 1)。进而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为:采用TiCl4(collidine)作为钛试剂,Mn粉作为还原剂,在THF反应溶剂中,反应温度为70oC,最终获得73%收率的产物5a

在上述的最佳反应条件下,作者分别对一系列烯丙醇底物 (Table 2)以及烯烃底物 (Table 3)的应用范围进行深入研究。

之后,该小组通过如下的一系列研究进一步表明,这一全新的脱羟交叉偶联策略具有潜在的合成应用价值 (Scheme 2)。

总结: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桂敬汉课题组报道一种全新的钛介导烯丙醇与缺电子烯烃的脱羟交叉偶联反应方法学,进而成功完成一系列具有末端烯基取代的烷烃分子的构建。这一全新的脱羟交叉偶联合成转化策略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底物范围广泛以及广泛的实用性等优势。

参考文献:

  • [1] Y. Jiang, R. E. McNamee, P. J. Smith, A. Sozanschi, Z. Tong, E. A. Anderson, Chem. Soc. Rev. 2021, 50, 58. doi:10.1039/D0CS00768D.
  • [2] R. Takagi, A. Sasaoka, S. Kojima, K. Ohkata, Chem. Commun. 1997, 1887. doi:10.1039/A704563H.
  • [3] H. R. Dieguez, A. Lopez, V. Domingo, J. F. Arteaga, J. A. Dobado, M. M. Herrador, J. F. Quilez del Moral, A. F. Barrero, J. Am. Chem. Soc. 2010, 132, 254. doi:10.1021/ja906083c.

本文版权属于 Chem-Station化学空间, 欢迎点击按钮分享,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Related post

  1. Angew:电催化形式C(sp2)–H烷基化反应方法学
  2. Spotlight Research 基于N-B内配位提高硼酸酯…
  3. 「Spotlight Research」均相超分子胶囊催化的高度…
  4. 往期回顾 日本化学界卓越研究成果汇总
  5. Angew:铜介导酚的氧化氯代或溴代二氟甲基化反应方法学
  6. 效率合成潜在新药-Late-Stage衍生化反应的开发
  7. Angew:烯烃参与的电化学Azidocyanation反应方法…
  8. 美国Scripps研究所余金权教授团队Nature Chemis…

Comment

  1. No comments yet.

  1. No trackbacks ye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Pick UP!

微信

QQ

广告专区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