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分子

Lorcaserin (Belviq)—治疗肥胖的一种药物

一、背景

肥胖一直是全球性的难题,特别是在美国,至今都没有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在美国,约三分之二的人口超重,大约有三分之一则是肥胖,然而这个数字只会持续增长[1]。肥胖造成的死亡率仅次于吸烟,除此之外,由于超重和肥胖引起的危险因素特别多,包括糖尿病(II型糖尿病患者中80%是肥胖者)、睡眠呼吸暂停、抑郁症、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胆固醇等[2,3]。因而这个日益严重的世界性问题亟待解决。

过去,人们往往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例如监测饮食状况或者锻炼来改善体重,但是生活习惯通常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因而效果也就不明显[3]。这也直接或间接地催生了许多药物治疗剂的诞生,但药物治疗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其安全性。上世纪70年代,已经有部分治疗肥胖的药物经FDA批准上市(图1),但后来研究发现这些药物对人体的心脏、消化系统等造成较大程度的损伤后,这些药物就立即被禁止生产和销售[2-4]

图1:上世纪70年代曾上市的某些治疗肥胖的药物

 

近年来,治疗肥胖类药物的研究取得一些重大进展,越来越多的药物得到批准生产,应用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将对其中的一种药物Lorcaserin(下图所示)进行较为详细介绍。

临床试验中,服用药物减重平均约为5.5 kg,这个结果看上去并不是特别明显[3]。只考虑减重数量,Lorcaserin显然不是最有效的减肥药物,但其良好的安全性和适用性使它在同类药物中脱颖而出。其他减肥药物,都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性和较为明显的副作用,例如头痛、恶心、头晕、疲劳、口干、便秘等,Lorcaserin相对而言更加温和,副作用很小,因而上市后它在减肥药中很受欢迎[5]

 

二、药理作用

Lorcaserin确切的药理作用尚未完全弄清楚,但已经确定的是它可有效地作为中枢5-羟色胺亚型2C受体的激动剂。目前已确定有14种受体亚型属于5-HT受体型,而Lorcaserin就属于5-HT2受体型的激动剂,它对5HT2C受体的选择性高于5-HT2A和5-HT2B受体。由于其他类型的受体会影响心脏瓣膜,对人体造成损害,因而这种选择性对于Lorcaserin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当5-HT2C受体被激活时,可减少服药者的食物摄入和热量吸收,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3,6]。在药物帮助的同时,如果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重效果会更好。

 

三、合成路线

Lorcaserin的合成可以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利用分子内的Heck反应。首先利用三氟乙酸酐保护胺基得到化合物2,碘代得化合物3,利用烯丙基溴对胺进行烃基化,化合物45通过分子内的Heck反应完成,催化加氢还原双键后去保护即可得到两种对映体1:1的混合物。利用手性HPLC分离得到单一构型的R异构体[7,8]。由于环化前体4较易制备,并且通过Heck反应关环条件较为温和,因而更适合在实验室进行。

图2:分子内Heck反应合成Lorcaserin

 

利用Friedel-Crafts反应进行合成时,起始原料与上一路线相同,首先通过-卤代酰氯对胺进行酰基化得到中间体2,这时有两条路径可供选择,可以先还原羰基再进行烷基化,也可以保留羰基,关环之后再进行还原。实验证明,由化合物3到化合物5的路径更好[7,8]

图3: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Lorcaserin

 

毫无疑问,工业生产会选择这条路线,原因就在于这条路线操作更简单,工业上很容易进行高温、高压等实验室中难以进行的条件。并且Friedel-Crafts反应的应用已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尤其是在放大生产上,是一个可靠的合成方法。

 

参考文献

  1. Taylor, J.; Dietrich, E.; Powell, J. Diabetes, Metab. Syndr. Obes. 2013, 6, 209–216. DOI: 10.2147/DMSO.S36276
  2. Li, J. J. Anti-obesity: Orlistat (Xenical), In Contemporary Drug Synthesis, Li, J. J.;Johnson, D. S., Eds., Wiley: Hoboken, 2004; pp 149–159. ISBN: 0-471-21480-9
  3. Ryan, D.; Bray, G. Curr. Hypertens. Rep. 2013, 15, 182–189. DOI:  10.1007/s11906-013-0343-6
  4. Higgins, G.; Sellers, E.; Fletcher, P. Trends in Pharm. Sci. 2013, 34, 10. DOI: 10.1016/j.tips.2013.08.001
  5. Hoy, S. Adis Drug Eval. 2013, 73, 463–473.
  6. Higgins, G.; Silenikes, L.; Lau, W.; de Lannoy, I.; Lee, D.; Izhakova, J.; Coen, K.; Le, A.; Fletcher, P. Psychopharmacol. 2013, 226, 475–490.  DOI: 10.1007/s00213-012-2919-2
  7. Smith, B. M.; Smith, J. M.; et al. J. Med. Chem. 2008, 51, 305–313. DOI: 10.1021/jm0709034
  8. Smith, B. M.; Smith, J. M.; Tsai, J. H.; Schultz, J. A.; Gilson, C. A.; Estrada, S. A.; Chen, R. R.; Park, D. M.; Prieto, E. B.; Gallardo, C. S.; et al.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5, 15, 1467–1470. DOI:10.1016/j.bmcl.2004.12.080

本文版权属于 Chem-Station化学空间, 欢迎点击按钮分享,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Related post

  1. 生活中的分子——辣椒素(capsaicin)
  2. 双酚A——塑料中的“环境荷尔蒙”
  3. 硅蛋白 silaffin
  4. 目前已知最苦的物质——苯甲地那铵(Denatonium benz…
  5. 樟脑(camphor)
  6. 紫苏及主要成分紫苏醛(Perilla aldehyde)
  7. 传明酸(tranexamic acid)
  8. 榴莲中的风味分子

Comment

  1. No comments yet.

  1. No trackbacks ye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Pick UP!

微信

QQ

广告专区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