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石油醚
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在挖掘兵马俑时,曾经有一件兵器,令人连连赞叹。这是一把青铜剑,应该是兵马俑的武器。令人吃惊的是,这把剑因为几千年来一直被压着,是弯曲的状态,已经持续了几千年。但是在挖掘出来之后,人们并没有对它做什么处理,这把剑居然自己又恢复了直直的样子,在场的人惊呼“宝剑”。这把宝剑可能被古人赋予了自发愈合损伤的能力。相比于硬质材料(例如无机陶瓷,金属等), 软材料有更好的动态性能。什么是软材料呢?即软物质或软材料是一个通用术语,是指包括活体组织和人工合成在内的各种有机材料,大多数活生物体和组织都有自我愈合能力,例如人体和许多生物的伤口愈合。由于软材料具有如生物体所有包含特有活性、适应性和自我修复特性等特点,科学家开发了一系列不同功能的软材料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智能穿戴领域、软体机器人、RNA细胞的传送与应用等等。本期我们将对动态软材料和功能生物材料领域的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的管志斌教授进行一次专访。
智能穿戴(图来自网络)
以下是管志斌教授的专访内容:
1.是什么样的机缘让您选择了化学(科学)研究?
上高中的时候我对科学, 尤其是物理和化学很感兴趣, 参加了课外实验小组. 高考填志愿, 我选了北大物理系和化学系, 结果被化学系录取, 所以就在化学领域里留下来了。
2.如果不从事化学(科学),还有什么想做的?为什么?
我对艺术(绘画)很感兴趣, 如果不从事科学, 也许会学绘画. 当然这只是兴趣/想法, 有没有这个天分就不知道了。
3.现在在做哪方面的研究?另外,准备在这块如何展开?
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是在有机/高分子材料化学, 目前课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 仿生设计有动态性能, 包括非平衡态活性材料;
2) 探索可持续高分子材料设计的新策略, 包括利用动态可逆共价键设计可以反复加工和回收的新材料;
3) 探索RNA细胞传送的新策略,以及RNA在免疫及基因修复上的相关应用。
4.请告诉我们对您人生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是谁?为什么?
我父母亲对我人生影响最大, 因为他们教会我怎样做人。在科学上, 我的博士导师 (Prof. Joseph DeSimone)和博士后导师(Prof. Frances Arnold)对我影响最大, 因为他们教会我如何做研究。两位都是杰出的科学家, 均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三院院士, Prof. Frances Arnold还于201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科学的思维和方法。
Prof. Joseph DeSimone(图来自网络)
Prof. Frances Arnold(图来自Chem-Station)
5.如果能和历史上的某一个人共进晚餐的话,您最希望是谁?为什么?
时间如果可以倒流的话, 有许多人我都想一起共进晚餐! 若只能选一个, 在科学家里, 我最想见爱因斯坦, 想问问他1905年到底是什么触发他的奇思异想, 写出了划时代的四篇论文。中国古人里面, 我是苏东坡的超级粉丝, 佩服他无论在天涯海角多么艰难的情况下都能过得旷达自在, 还写下这么多优美的诗词。
爱因斯坦(图来自网络)
苏东坡(图来自网络)
6.在您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发生在什么时候,怎么克服的?
前些年我太太得乳腺癌, 治疗了大半年时间。 当时除了教学, 科研, 照顾孩子, 得花很多时间陪太太就医,几篇论文和课题申请报告都是在医院里的。 回想起来, 那是一段艰难的日子, 但咬咬牙, 凭着信心就走过来了。
7.您平时喜欢吃什么?(如果是菜肴的话在哪里吃的最好吃?)
每天早晨醒来, 喜欢吃水果, 包括各种莓子,午饭后一块黑巧克力是给自己的奖励! 菜肴当然还是喜欢吃中国菜, 家里做的最好吃。 也喜欢意大利餐, 周末有空自己试试。
8.自我评价一下自己最大的优点和最头疼的缺点是什么?
最大的优点是知道自己的不足, 时时努力改进,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缺点很多, 包括不会计划,经营事情。
9.平时工作以外的时间,您都做些什么?(或者回答我们如果现在突然您意外得到一周的假期,您会用它来干什么?)
疫情允许的话, 很想出去旅行一次。 爱旅行, 喜登山,也喜欢背上旅行包在他乡异国闲逛。
10.就您目前对您领域的了解,还有哪些瓶颈没有解决,希望您可以提出瓶颈的问题?
我目前的研究领域还有许多瓶颈没有解决, 譬如:
1) 赋予非平衡态活性材料有益的新功能;
2) 开发真正可以大规模应用的可持续高分子材料;
3) 设计真正能够安全有效地传送mRNA到组织/细胞内的新材料。
11.下一次您推荐我们采访谁。(此问题回答仅限中国的化学家以及在海外的华人化学家)。
太多优秀的华人化学家了, 难以一一列举。
管志斌教授简历:
1987年 北京大学,学士
1990年 北京大学,硕士
1994年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博士(with Prof. Joseph DeSimone)
1991-1994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研究助理
1994-1995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博士后 (with Prof. Frances Arnold)
1995-1999 DuPont Central Research,Research Chemist
1999-2000 DuPont Central Research,Senior Research Chemist
2000-200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化学系助理教授
2004-200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化学系与生物医学工程副教授
200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化学系, 材料系,与生物医学工程教授
荣誉与奖励
2016 JSPS Invitation Fellowship for Research (long-term), Japan
2008 Elected Fellow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2006-2007 Humboldt Bessel Research Award, 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 Germany
2005-2010 Camille Dreyfus Teacher-Scholar Award, 2005-2010
2005 Research Innovation Awar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3 Chancellor’s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Undergraduate Research, UCI
2002-2007 NSF CAREER Award,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2002-2003 3M Non-Tenured Faculty Award, 3M Company
2001-2004 Beckman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Arnold & Mabel Beckman Foundation
2001-2004 DuPont Young Professor Award, DuPont Company
1992 Dobbins Fellowship,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