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百科

叔丁氧基羰基保护基 Boc Protecting Group

概要

叔丁氧基羰基保护基(tert-butoxycarbonyl, Boc)、它经常用于通过形成氨基甲酸酯来保护胺基。特别是,它被用作胺保护基的主要选择。在某些情况下,它还用于酒精和苯酚上羟基的保护基。

对于强碱条件下的酯水解条件・亲核条件・接触还原条件・弱的氢化物的还原条件耐受性好,脱保护通常在强酸性条件下进行。因此,它可以与Fmoc保护基,Cbz保护基等互补使用。

它还广泛用于肽固相合成方法。

基本文献

Boc-SPPS
review

反应机理

保护

二碳酸二叔丁酯(Boc2O)是用的最多的。反应中的碱通常为吡啶或三乙胺。对于氨基酸的保护等,使用无机碱的Schotten-Baumann条件也很常见。

脱保护

在强酸性条件下通过产生叔丁基阳离子脱保护。经常使用三氟乙酸(TFA)/二氯甲烷或neat条件,盐酸/甲醇条件等。由于仅副产挥发性异丁烯和CO2,因此后处理也很简单。

反应实例

通过添加DMAP、可以对亲核性较低的酰胺基保护、而且可以进行吲哚上氮的保护或者也可以合成di-Boc体。下面为其中的一个示例[1]。

DMAP条件下也会存在over reaction的问题(特别是苯胺的保护等),在这个时候、可以选择试一下N-甲基咪唑的条件[2]。

对环状氨基甲酸酯和恶唑烷酮的羰基进行加溶剂分解时,可以用Boc保护[3]。

one-step将Fmoc基替换成Boc基[4]。

叠氮基在加氢还原的条件下与Boc2O共存、得到Boc保护的产物[5]。

TMSOTf/Et3N或者TMSOTf/2,6-lutidine条件下、可以进行对酸性条件不稳定的化合物的选择性脱Boc反应。下面就是一个Cyclotheonamide B的全合成的实用例子[6]。

TMS-I条件下的脱保护[7]。下述的实例中[8]、对于底物中含有其他敏感基团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选择性脱Boc。

另外通过LiAlH4处理、直接还原成甲基的情况也有。请参照下图中(+)-Esermethole合成应用实例[9]。

实验技巧

  • 在脱保护过程中,化合物中含有的亲核部分通常与副产的叔丁基阳离子反应。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可以加入阳离子清除剂(苯甲醚,硫代苯甲醚,苯硫酚,二甲基硫醚等)作为添加剂。
  • 在Boc脱保护过程中形成的铵化合物是、可以通过2%MeOH/Et2O从有机化合物中分离(参考)。
  • 咪唑/三氟乙醇条件适合于破坏和除去过量的Boc2O[10]。

实验步骤

(R)-苯基甘氨酸(1.0 g、7.3 mmol)溶解于THF(10 mL)、在冰浴下加入三乙胺(2.14 mL、15.4 mmol)和Boc2O(1.08 g、7.7 mmol)的THF溶液(10 mL)、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 然后减压浓缩到一半体积,然后加入hexane重结晶。 抽滤得到固体、用hexane洗净。 产率1.72 g(99%)。

在二氧六环(10 mL)中、(R)–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2-苯基乙基甲磺酸盐(2.5 g、7.9 mmol)的溶液中滴加HCl(10 mL、4 M in dioxane)、搅拌1小时。旋蒸除去挥发性物质,residue用乙腈/乙醚重结晶。 产率1.28 g(65%)

参考文献

  1. Englund, E. A.; Gopi, H. N.; Appella, D. H. Org. Lett. 2004, 6, 213. DOI: 10.1021/ol0361599
  2. (a) Basel, Y.; Hassner, A. J. Org. Chem. 2000, 65, 6368. DOI: 10.1021/jo000257f(b) Ragnarsson, U.; Grehn, L. Acc. Chem. Res. 1998, 31, 494. DOI: 10.1021/ar980001k
  3. Ishizuka, T.; Kunieda, T. Tetrahedron Lett. 1987, 28, 4185. doi:10.1016/S0040-4039(00)95574-6
  4. Li, W.-R.; Jiang, J.; Joullie, M. M. Tetrahedron Lett. 1993, 34, 1413. doi:10.1016/S0040-4039(00)60305-2
  5. Saito, S.; Nakajima, H.; Inaba, M.; Moriwake, T. Tetrahedron Lett. 1989, 30, 837. doi:10.1016/S0040-4039(01)80629-8
  6. Bastiaans, H. M. M.; van de Baan, J. L.; Ottenheijm, H. C. J. J. Org. Chem. 1997, 62, 3880. DOI: 10.1021/jo961447m
  7. (a) Lott, R. S.; Chauhan, V. S.; Stammer, C. H. J. Chem. Soc., Chem. Commun.1979, 495. doi:10.1039/C39790000495 (b) Olah, G.; Narang, S. C. Tetrahedron1982, 38, 2225. doi:10.1016/0040-4020(82)87002-6 (c) Jung, M. E.; Lyster, M. A. J. Chem. Soc., Chem. Commun. 1978, 315. doi:10.1039/C39780000315
  8. Liu, Z.; Yasuda, N.; Simeone, M.; Reamer, R. A. J. Org. Chem. 2014, 79, 11792. doi:10.1021/jo502319z
  9. Bui, T.; Syed, S.; Barbas, C. F. III J. Am. Chem. Soc. 2009, 131, 8758. DOI: 10.1021/ja903520c
  10. Basel, Y.; Hassner, A. Synthesis 2001, 550. DOI: 10.1055/s-2001-12350

相关书籍

Greene's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

Greene’s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

  • 著者Peter G. M. Wuts
  • 参考価格¥ 12,342
  • 出版社John Wiley & Sons Inc

カスタマーレビューを見る

外部链接

本文版权属于 Chem-Station化学空间 欢迎点击按钮分享,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Related post

  1. 劳森试剂的硫羰基化(Thiocarbonylation by L…
  2. Yamamoto 偶联
  3. Larock 吲哚合成 Larock indole synthe…
  4. James-Bull Method for Determinat…
  5. 比吉内利反应 Biginelli Reaction
  6. Prilezhaev环氧化(Prilezhaev Epoxida…
  7. Samarium(II) Iodide SmI2
  8. Wolff 重排

Comment

  1. No comments yet.

  1. No trackbacks ye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Pick UP!

微信

QQ

广告专区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