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不知从何时起,精神类疾病不再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近年来因为抑郁症导致自杀的报道越来越多,我们在为生命的逝去感到无比惋惜的同时也开始更多地关注抑郁症以及抑郁群体。抑郁症可细分为重度抑郁症、持续性抑郁症和季节性抑郁症,但它们都有着共同的表现:持续的心情低落,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思维缓慢,反应迟钝,容易疲劳、失眠、食欲下降,严重时则会感到自己的存在没有价值,更严重时则会出现自杀念头。[1]
1869年描写抑郁症的漫画(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患,全球有超过3亿名患者,遍布各年龄组,每年有近80万人因自杀死亡,这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虽然目前抑郁症已有行之有效的心理和药理治疗办法,但受限于资源缺乏以及社会对精神疾患的歧视等,全球只有不足一半的患者能够接受有效治疗。而其中不能做出准确评估是影响有效治疗的另一因素,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抑郁症患者经常不能得到正确诊断,甚至有些非抑郁症患者常常会被误诊并被误开抗抑郁药。[2]
二、抑郁症的治疗
抑郁症是一种成因复杂的疾病,尽管近年来医学界对其研究逐渐深入,但依然有一大半的抑郁症成因不明。少部分抑郁症是由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多巴胺这些特定神经递质的水平过低及其受体功能低下引起的。因而,抑郁症除了通过心理治疗(行为激活、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心理疗法等)外,还可以根据其成因进行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可大致分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NRIs)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s,MAOIs)等。前两者通过抑制突触再摄取泵对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进而增加突触间隙的递质浓度;而单胺酶抑制剂则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减缓单胺类递质的分解以加强递质的作用。[3]
典型神经递质和突触的结构
作为一类使用较早的抗抑郁药,单胺酶抑制剂副作用较大,仅在其他类别药物作用不显著时才会使用;尽管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是为了获得更好疗效而开发的,但目前仍未有确凿证据证实其治疗效果优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因而目前处方中最常使用的抗抑郁药仍是副作用更少的后者。
被誉为“抗抑郁药五朵金花”的常用SSRIs
三、氟西汀及其化学合成
氟西汀(Fluoxetine,商品名:百忧解)由美国著名制药公司礼来(Lilly)于1972年发现,1986年投入医疗用途,此药属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为基本卫生系统所需的最重要药品之一。氟西汀和它的代谢产物去甲氟西汀对神经递质受体有选择性和竞争性,共同抑制神经细胞对5-羟色胺的再吸收并且很少有其它直接药理作用,因而它的毒副作用很小。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氟西汀不同光学异构体的药理作用仅有微弱差别,所以临床上一直使用外消旋体。[4]
商品化的氟西汀药物
氟西汀化学结构简单,实际销售的药物为其盐酸盐形式。由于实际使用的是外消旋化的氟西汀,因而其化学合成难度不高,目前拥有诸多成熟的路线。较为经典的合成路线是从廉价易得的苯乙酮出发,经Mannich反应得到碳链延长的产物,羰基被KBH4还原为苄醇化合物,合成路线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是借助芳香亲核取代反应(SNAr)将含有三氟甲基的苯环引入分子,最后只需简单的“酸化”即可得到盐酸盐形式的氟西汀。[5]
盐酸氟西汀的经典合成路线
四、结束语
世界上大型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抑郁症在任何时候都会影响总人口的4%~10%,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它、了解它并最终战胜它。抑郁症是社会、心理和生理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生活中遇到不利事件(失业、丧亲之痛、心理创伤等)的人往往更易罹患抑郁症。抑郁症可导致更大的压力和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并加剧抑郁症状。鉴于此,及时接受治疗对抑郁患者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其他人也应当对抑郁患者给予更多的帮助,做到对患者理解、耐心、爱心和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
参考资料
- [1] 赵郝丽, 张小燕.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与心理防护. 医学信息: 下旬刊. 2010; 23 (3):154-5.
- [2] 世界卫生组织: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pression
- [3] 郭珊, 郭克锋. 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 (4): 131-3.
- [4] 孙文倩, 李爱军, 刘东志, 曹贺, 周雪琴. 盐酸氟西汀的合成. 合成化学. 2008; 16 (3):354-5.
- [5] 陈国美, 杨雪艳, 奚倬勋, 张俊, 刘育成, 舒海英, 吴范宏. 抗抑郁药盐酸氟西汀的合成. 中国新药杂志. 2007; 16 (11): 865-867.
本文版权属于 Chem-Station化学空间, 欢迎点击按钮分享,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