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11th, 2017

  1. 中国有机光电研究的发展与日本化学的关联(一)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年均一枚的诺贝尔奖,是除了美国以后,其他国家难以匹及的。网上各种分析这种现象的文章层出不穷,小编觉得也没必要在这方面继续深扒。大体的原因大家都能搜到。但不得不说其中大部分的诺贝尔成果是上世纪七八九十年代的,简单地说就是…

Pick UP!

碳碳键的形成:过渡金属催化的芳烃和烯烃的偶联反应 第五部分 Suzuki-Miyaura偶联(一):不饱和碳硼试剂的偶联

本文作者 孙苏赟X为卤素,一般为溴或是碘,也可能是三氟甲基磺酸盐,但是也有一些例子中会使用氯…

Dimroth Rearrangement via A Conjugated 1,3-Dipole

1,2,3-三唑或噻二唑可以通过1,3-偶极子的开环-闭环的平衡反应发生异构化得到。基本文献Re…

JACS:Ni-电催化条件下的对映选择性dDCC反应方法学研究

作者:杉杉导读:近日,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P. S. Baran课题组在J. Am…

Angew:通过α-silylcarbene参与的B-H插入反应方法学研究

本文作者:杉杉导读:近日,南开大学的朱守非课题组在Angew. Chem. Int. Ed.…

南安普顿大学Stephen.M.Goldup教授课题组JACS:基于活性铜介导的炔烃/叠氮化物环加成的机械互锁寡核苷酸的合成

本文作者:海猫导读近日,南安普顿大学的Stephen.M.Goldup教授在JACS杂志上发…

JACS:铜催化串联氢硼化与氢胺化反应

作者:杉杉导读:近日,南开大学的苏波课题组在J. Am. Chem. Soc.中发表…

诺贝尔奖化学家候补名单 Chem-Station2018版

又将要一年一度的十月国庆黄金周,大家已经开起了旅游休假模式,刚好也能关注一下诺贝尔奖,一如既往,…

「Spotlight Research」非共价相互作用来组装双功能催化剂实现半频哪醇重排和分子内醚化反应

作者:石油醚本期热点研究,我们邀请到了本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郑添裕博…

首次合成碳纳米带–背后的故事(二)

接上期 首次合成碳纳米带–背后的故事(一)在“After 60 Years of Efforts…

聚丙烯酸钠 Sodium polyacrylate

聚丙烯酸钠(Sodium polyacrylate)是一种含羧基的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种具有高吸水性(…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