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

超级大boss伊丹健一郎教授西安行(报告篇)

接上篇 超级大boss伊丹健一郎教授西安行(旅途篇)

在从机场回西安的路上,聊了好多,我和师妹三年没见了,所以一见面有一堆话,不过期间还是没忘自己的任务,给伊丹老师讲解介绍一下西安沿途的景色。在过去几年里,每次回国都能感受到西安市容的变化,现在的西安,真是比前些年干净多了。车开进师大路,我跟老师讲,这就是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雁塔老校区,有着许多美好的记忆,小时候觉得这里很大,现在长大了,看这里觉得好小,远不及新校区大气恢宏,不过这也是曾经一时西安的大学扩建的普遍现象,许多学校为了有更大的空间,都搬离市区,新校区一般都放在大学城或者郊外,西安的好几所大学都有两个甚至以上校区,而老校区一般才能看出这个学校的历史,从校园里那些高耸绿树成荫的老树就能判断。

终于从师大正式开始了老师为期三天的西安之行。

西安报告感受

这次作报告的三所学校先后是陕师大,西交大前沿学院还有西北大学,都安排在上午,报告题目是“C-H activation exploring nanocarbon materials and plant biology”

伊丹老师来西安前时间很紧,根本不够他准备三场不同的报告,原本计划讲四十分钟,问答二十分钟,老师预想是碳氢键活化研究、碳纳米材料、化学生物学交叉研究按各三分之一的比例来分布内容。但是我又很了解他从不给人完全重复的东西,每次都会掺杂一些惊喜和不一样,果然应验了我的猜测。老师为了感谢第一天抵达西安后魏老师的热情接待,前一天特意多加了一些碳纳米材料这方面的进展,第二场报告在交大前沿院,因为我告诉他说前沿院也是西安一个很注重学科交叉研究的年轻的研究生院,很像名古屋的ITbM,并且也是我今后几年主要从事研究的地方,他也知道这里对我的重要性,在去交大报告的路上,他说报告内容也很多,估计也得讲一个小时,因为要侧重讲一些ITbM的交叉研究还有我的一些成果,作为招待人的李老师也非常高兴伊丹老师能分享前沿的化学研究成果给大家。到第三场西北大学的报告,前一天他又确认招待人关老师的研究还有学院其他老师侧重的研究,我知道关老师是做金属有机、方法学出身的,他就又多讲了一些碳氢键活化和碳纳米材料。三场报告在框架相同的基础上又有了侧重点,每一场都收获了听报告老师的好评,魏老师和李老师都用very shocked评价了老师的报告内容,而且意料之中,大家已经被老师报告的幻灯片惊艳到了。

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相比起来四月在交大理学院院级面试时,我们几位面试者被老师痛批的悲惨教训,我也因为用中文讲解太慢不熟练让老师批评指点了不少,尽管后来学校面试时用英文讲解扳回一局。但现在如果有老师看到这个大boss讲报告这么厉害,一定会觉得我那点功力微不足道吧!我做的面试幻灯片被理学院老师们夸奖,这些也完全是受伊丹研究室的影响,但和伊丹老师的水平相比,依然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平日在名古屋看到老师在演讲台上的从容,不可否认老师语言表达的优势,但这些更多是日益积累练习的结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把努力都用在了背后,才让我们看到台上的游刃有余。尤其是当面感受他这种敬业的态度,或许他就是想当着我的面,做一个正确的示范,若被邀请去学术报告,就是要做好准备,得对得起邀请人的诚意还有报告酬劳的价值,为听众带去新的知识和启发,这才是学术报告交流的意义所在,当然像老师这样研究领域比较广的,还能做到结合听报告人的专业和研究兴趣也是非常难得的。

三场报告中,有些问题的回答也很精彩,我觉得值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有青年教师问伊丹老师,作为一个刚开始独立做研究的新人,他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老师告诫大家就是,千万不要学他现在的样子,做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新人一定要确立一个非常具体和独特的领域来入手,等到建立好了自己的化学强项,再做交叉应用,如果一开始就搞得很广很泛,很有可能走不长久的,这一建议,也纠正了我对未来几年自己科研方向上认知理解中的错误,重新思考定位自己,受益匪浅。

另外有人问老师怎么解决在碳纳米材料合成研究中常碰到的产物溶解度差的问题,感觉报告中讲了好多新型π共轭分子的合成,貌似很轻松就完成了,老师说,这个溶解度差的问题其实对伊丹研究室的多数π共轭分子也是一样的,很多有挑战的分子都不好做,没有特别高深的诀窍,只不过都是很多学生花了很久的时间反复尝试,优化,坚持才实现的。

还有人问老师,伊丹研究室成员之间有没有竞争,因为从报告中看到成员人数很多,好的成果也很多,成员之间有没有学术竞争。老师把这个问题丢给了我,因为我就是身在这个圈子的人,什么样的氛围我最清楚,还好我反应够快,说了我的感受:首先伊丹研的成员每个人的课题都不同,谈不上为争夺课题的竞争,大家也都独立思考,不愿意抄袭模仿别人;老师有总能发掘那些愿意努力挑战自己的人,并把他们集中在一起,而组里很多优秀的学生大多都对自己要求高,心理素质也强,大家都不想输给别人,成员之间肯定有相互较劲的,就我而言,看到这么多优秀的同辈或晚辈是我很好的压力和动力,让我能在良性竞争中不断完善自己,变得更好。

这几场报告中可圈可点的地方真的很多,但真是内容关系没法一一写下他们,只能希望以后再有机会邀请老师去西安,虽不知道等我有资格做邀请人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但愿下次给这回没来的同学弥补一下了。

 

在国内听报告的过程中,我个人感受到的一些美中不足,虽然写这些犹豫再三,担心我怎么黑自己人,有损我西安高校的形象,但我相信这绝对不是个例只发生在西安,国内很多学校都会发生,有必要在这里告诉广大在校学生网友们,这也是我未来作为一个大学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说的:

  • 学生们听报告时间观念太弱,很多人都是报告已经开始了才进来,可能是宣传通知的问题,但更多感觉是现在学生更看中做实验发文章,够毕业要求赶早毕业,好像对听报告做文献汇报这类科研思维培养的积极性不高,而且这也不是上课,不会被老师记迟到扣分,所以认为晚来了也没关系,报告中也有睡觉的。不想强迫大家的兴趣硬来听报告,但是如果要来听,就尽量尊重报告人,也对得起自己这个把小时,不然在休息室睡觉补充体力也行啊。
  • 很多人听报告同时拿着手机拍摄报告的幻灯片,这个也是我来之前就最担心的问题,因为我们这方面的意识相对薄弱。不出所料,这样的尴尬还是发生了。尤其这一次的幻灯片中,很多都有创造性的idea和设计甚至未发表的研究成果,大家有的拍照,有的录像,实在是不知该怎么制止才好,伊丹老师没有说什么,我心里却很不是滋味。当然这一现象绝不仅仅是西安的这次报告,可以说是全国都很普遍的现象,在这借化学空间平台要多说两句,很多国内同胞参加国际会议,也拿个手机拍别人报告时的幻灯片,也因为这样招来外国人的侧目,影响非常不好,把人丢到了国外。国内近几年智能手机普及后,在面对一些通知啊重要信息时我们常用手机拍照做一些备忘很快捷方便,我不反对,但是针对学术报告这些有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就另当别论了,请大家切记不要拍照或视频,严格意义上算是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尤其是在外国人面前,绝对会让别人看不起我们,本来中国在科研创新上已经被国际诟病,我们若不重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又何来科研创新。要是理解不了我说的这点的重要性,请想想你去看电影开场前给的温馨提示,或者是进入画廊,高雅艺术馆等看看工作人员让不让拍。以后如果我有学生,我一定告诉他们不要拍,宁可听不懂结束了去当面请教报告老师,良好正确的科研习惯也要养成。
  • 在日本这几年,我常常觉得相比起外国留学生,大多数日本孩子太害羞,明显在主动性上输留学生一大截,这也是日本教授们很担心的事情。比如在学术报告中问问题,大多日本孩子都缺乏勇气,沉默寡言,而且英语口语不太好,确实输了好些士气,倒是很多外国留学生都很踊跃发问,其中不乏许多是中国人,好多人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标,会去表现自己,给外国人的感觉是中国人很直接,也勇于争取机会,每次看到这些我对中国的未来还是很乐观有信心的,但现在看来,我也同样担心中国孩子将来的表现力,好比说这次,问问题阶段,沉默的还是大多数,个人觉得有点可惜,学生们在与报告人的互动交流上不是很明显。

最后,我很想说,一场报告的安排其实不容易,学术报告最基本的还是为了交流第一线的新知识和新发现,分享科研经验,尤其是丰富年轻人对科研的认知理解,但愿今后的报告,不枉费安排报告的老师们的一片苦心,大家能积极参与其中,强迫自己问一个问题,哪怕是自我感觉非常蠢得问题,主动问一个也会换来报告教授非常赞许的认可和耐心的解答。

作为过来人,我深知学生的成长不是一天两天,积累很重要,我们自己也不是一下子变得对人生有勇气、目标清晰的人,浮躁和迷茫都曾有过,现在看着后辈评头论足也不合适,希望大家珍惜在校的每一点一滴学习的机会,不要抱着“混”文凭的心态来做研究,否则早晚会被生活“混”的。

 

本文版权属于 Chem-Station化学空间, 欢迎点击按钮分享,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Related post

  1. 香气中的化学3之香料
  2. 缤纷夏日,神奇甲虫——甲虫中的化学
  3. 说说那些与化学相关的国旗的故事
  4.  巴西发售用AI设计的香水
  5. 炎炎夏日 酷酷墨镜——太阳眼镜中的化学
  6. 化学生活图片・有一种病叫化学神经敏感(5)
  7. 多重药理 Polypharmacology
  8. 化学生活图片・有一种病叫化学神经敏感(2)

Comment

  1. No comments yet.

  1. No trackbacks ye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Pick UP!

微信

QQ

广告专区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