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化学家

计算化学与有机合成的融合・探寻新反应构建环状化合物—余志祥教授专访

自然界中很多药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包含不同的系结构作为它的骨架。这些环系结构可能是颇具张力的三元、四元环,也可能是最广泛存在的五元、六元环,还可能是具有很大合成挑战性的七元、八元环,以及具有复杂取代基和立体化学的多环骨架实现高效、选择性构建“环”在天然产物和药物合成中往往都是关键步骤。因此,发展新的成环反应和策略一直是科学家们探寻的研究方向之一。今天专访的化学家余志祥老师,就在探寻构建环状化合物的新反应方面一直努力着。余老师借助自己在计算化学方面的研究功底,将理论计算和有机合成相结合,从理解反应机理的研究入手,利用机理信息来指导新型成环反应的设计,发现和发展并将所发展的成环反应应用于具有复杂系结构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合成。余志祥老师和他学生的目标是为合成化学家提供高效有机合成工具,与他们一起来推动有机合成化学和药物化学的发展。

本图版权属于余志祥课题组

 

看完上面这张图,是不是觉得有机化学很优雅,我们的化学家也很儒雅!好啦,让我们赶紧去看看余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精彩的专访吧!

 

1. 是什么样的机缘让您选择了化学(科学)研究?

我对化学和理论物理都比较喜欢。选择化学是一直希望能发现一些分子(比如药物分子,材料分子)或反应(期望发展的反应能被化学家用于合成各种分子)来改变世界。

2. 如果不从事化学(科学),还有什么想做的?为什么?

如何不从事科学研究,我希望创立自己的高科技公司,将科研成果用于服务人类。

3. 现在在做哪方面的研究?另外,准备在这块如何展开?

我的课题组主要从事于将理论计算和有机合成相结合来研究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发展新的有机化学反应,以及将所发展的反应应用于天然产物合成和新药研发。在反应机理研究方向:对Lu-[3+2]反应,金属催化的环加成反应等十几种重要化学反应的机理进行研究; 计算和实验上发现[1,2]-质子迁移需要水等质子供体催化的现象;利用前线分子轨道理论和过渡态理论对Mayr亲核性和亲电性的本质进行解释。在发展新反应方向:发展了合成不同环系的[3+2], [5+1], [3+2+1], [5+2], [4+2+1], [7+1], [5+2+1]等成环反应。在天然产物和药物合成方向:将[5+2+1], [3+2+1], [5+1]反应应用到Asteriscanolide, Clovandione, Galanthamine, Hirsutene等多个天然产物的合成。未来我的课题组还是希望在这三个大的研究领域开展工作。

4. 请告诉我们对您人生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是谁?为什么?

我的舅舅陈洪驰先生对我的影响最大。他具有许多非凡的智慧,对我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许多指导。其中他提到的孔子的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对我的启发为最。由于这句话是自己身边的亲人对自己讲的,感到很亲切,故对自己的鼓励和感触也最大。我自己也是以这个作为自己学习和工作的座右铭之一,希望自己每天都能学习或发现一些新的知识和学问。

5. 如果能和历史上的某一个人共进晚餐的话,您最希望是谁?为什么?

我将选择与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老子共进晚餐。希望在向他介绍人类目前的科研进展后,询问他对人,自然和宇宙的(新)看法。

6. 在您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发生在什么时候,怎么克服的?

应该说人生每一个阶段都不容易。我都是在亲人,朋友,老师,还有自己的学生等的帮助下,自己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克服各种困难而度过的。

7. 您平时喜欢吃什么?(如果是菜肴的话在哪里吃的最好吃?)

我比较喜欢辛辣的食物。

8. 自我评价一下自己最大的优点和最头疼的缺点是什么?

我自己认为自己的两个优点是:喜欢思考;工作努力。我好像没有很头疼的缺点。下面是我的一首自勉诗,可参考:

 

9. 如果现在突然您意外得到一周的假期,您会用它来干什么?

我会选择去一个地方旅游,去了解和学习当地的历史与文化,同时也希望能欣赏当地的自然风光。

10. 下一次您推荐我们采访谁。(此问题回答仅限中国的化学家以及在海外的华人化学家)

我的同事北京大学化学院的王剑波教授

 

笔者后记

看完余老师的专访,我想大家和我一样,除了被余老师漂亮的研究工作所折服,是不是也被他十足的文学修养惊艳到了呢。我深深地觉得对于专访问题2,余老师如果去从事文学或做个诗人,大概也会很棒吧!另外,在计算化学中,反应势能面是余老师的研究方向之一,在研究生培养中,余老师提出的“攻博势能图”,很多人可能看过,我也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余老师用势能图和古诗句完美结合来表达读研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研究生读者们,你们是不是也找到共鸣了呢?

    最后再次感谢余老师百忙中为我们完成专访,期待今后在化学空间能与余老师有更多的交流!

 

余志祥教授简历​

余志祥教授于1969年出生;

1987-1991,武汉大学,学士;

1994-1997,北京大学,硕士;

1997-2001,香港科技大学,博士;

2001-2004,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

2004-2008,北京大学,副教授,博导,理论和合成有机化学学术带头人,独立课题研究组组长(Principle Investigator,PI);

2008-现在,北京大学,教授,博导,理论和合成有机化学学术带头人,独立课题研究组组长(PI)。

 

相关链接

本文版权属于 Chem-Station化学空间, 欢迎点击按钮分享,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Related post

  1. 流动技术与有机化学巧妙融合・探索合成自动化的新模式 —吴杰教授
  2. 破解储氢材料难题・氨的催化合成与分解 —陈萍研究员
  3. 绿色氧化剂(空气中的分子氧)・化学的生命也在这里诞生ー焦宁 教授…
  4. 水相中的有机反应 ・绿色化学进行式—李朝军教授
  5. 面对超级细菌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新型抗生素的研发—罗有福教授
  6. 林松( Song Lin)
  7. 氧化偶联−通往高效绿色构筑化学键之路−雷爱文 教授
  8. 双金属试剂的协同效应・化学中1+1的神奇—席振峰 教授

Comment

  1. No comments yet.

  1. No trackbacks ye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Pick UP!

微信

QQ

广告专区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