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

人体的重要营养物质——生物素(Biotin)

引言

维生素是生物体必需的微量营养成分,通常无法由有机体自身产生,需要通过膳食等手段由外源获得。维生素虽然无法像糖类、蛋白质以及脂肪那样能够产生能量,然而,却同样可以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起调节作用。众所周知,缺乏维生素能够导致诸多的健康问题,例如,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夜盲症与干眼症,维生素C缺乏会导致坏血病,维生素D缺乏则会导致佝偻病等,因此,适量摄取维生素对维持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近年来,各种维生素类营养保健品层出不穷,其中有一种名为“生物素”的产品宣称,对于头发与指甲生长、皮肤修复以及营养物质代谢极为关键。

图1商品化的生物素类营养保健品

生物素的发现历史

所谓生物素,其实是维生素B7,又称为维生素H或辅酶R,属于水溶性B族维生素的成员,其拥有的众多名称与其横跨四十载的研究历史密不可分。1916年,生物化学家W. G. Bateman发现鼠类在食用大量生的鸡蛋白后,会表现出脱毛与皮肤损伤的症状。1936年,德国化学家F. Kögl与B. Tönnis由煮熟的蛋黄中分离出一种结晶物质,能够促进酵母菌的生长,并将其命名为“生物素”(Biotin)。不久之后,美国科学家P. György在1937年发现一种能够防治皮炎与脱毛 (采用生蛋清喂养大鼠诱发)的物质,因此,采用德文中皮肤“Haut”与毛发“Haar”的首字母,将该物质命名为“维生素H”。需要说明的是,美国生物化学家F. E. Allison等人在1933年同样由蛋黄中分离出一种对于豆类根瘤菌生长至关重要的物质,并提出这一物质是一种与呼吸相关的辅因子 (cofactor for respiration),于是,将其命名为“辅酶R”。直到1940年,P. György与V. Vigneaud等人通过实验证实,所谓生物素、辅酶R以及维生素H均为同一物质。同时,由于生物素为化学家发现的第七种B族维生素,因此,将其命名为维生素B7[1]

图2. V. Vigneaud (左)与P. György (右)

生物素的生理功能

生物素是机体代谢中羧化与脱羧反应过程相关酶体系中的辅助因子,能够参与羧化反应、糖原异生以及蛋白质的合成。因而,生物素是生命、上皮组织生长与维持以及繁殖所必需的物质。此外,生物素对于机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脂肪酸、蛋白质以及核酸代谢均发挥重要作用[2]。多数情况下,人们更关注其营养保健功能,目前普遍认为生物素对于维持皮肤、指甲及毛发的正常功能具有积极作用,缺乏生物素则导致毛发变细、失去光泽,白发与脱发,皮炎湿疹等皮肤症状。尽管如此,生物素因其来源极为广泛 (存在于蛋黄、坚果、豆类、鱼类以及水果在内的多种食物中),因此,日常饮食即可满足所需,无需额外补充。然而,同样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妊娠以及营养不良时,会导致生物素缺乏,这时便需要适当的外源补充。

图3富含生物素的食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生物素的生物合成

自然界中的植物与细菌均能够合成生物素以满足正常的生理功能,并且,植物与细菌在生物素的合成过程中,均采用相同的起始原料与反应路径。即采用L-丙氨酸1与庚二酸2作为起始原料,首先,通过缩合过程,形成7-羰基-8-氨基壬酸3,之后,通过羰基的转氨过程,形成7,8-二氨基壬酸4。接下来。在脱硫生物素合成酶 (dethiobiotin synthase,DBS)作用下,通过进一步的缩合,获得去硫生物素5,最后,在生物素合成酶作用下,获得最终产物[3]

图4生物素的生物合成路径

生物素的化学合成

前文已经提到,生物素在脂肪酸生化合成、糖酵解等多种生化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人体缺乏生物素则会引起多种营养性疾病。不仅如此,家禽缺乏生物素同样会导致生长迟缓以及发育不良甚至死亡,尤其是随着家禽与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生物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需求量激增。因此,生物素的化学合成研究具有必要性与迫切性。

目前为止,文献报道的生物素的全合成策略基本分为两种,即对映选择性合成与立体专一性合成。前者采用富马酸作为原料,通过不对称合成或其他手性技术,构建分子中的三个手性碳中心,并经历多步反应,最终获得足够光学纯度的目标产物。另一策略则是采用L-半胱氨酸等手性化合物作为起始原料,借助原料中固有的手性碳原子,通过结构变换,进而构建生物素分子。

1946年,Roche公司的研究人员Goldberg 与Sternbach报道首例生物素的不对称全合成,该团队采用富马酸1作为原料,首先经历双溴化、苄胺对卤原子的亲核进攻以及后续与光气的进一步反应,获得中间体2,通过2的分子内脱水过程,形成酸酐化合物33在乙酸酐存在的条件下,采用金属锌对酸酐进行部分还原,产生外消旋体化合物4,并通过4的进一步还原,获得化合物5。之后,采用Grignard试剂,将侧链引入环骨架中,并通过后续的消除反应,形成关键砌块6。通过6中双键的立体选择性氢化过程,获得砌块7,并通过后续酸性条件下的分子内环化过程,获得砌块8。接下来,通过手性樟脑磺酸盐参与的拆分与分步结晶过程,进而获得关键的手性砌块9,最后,采用丙二酸二乙酯钠盐参与9的亲核开环以及后续酸性条件下的去保护步骤,最终获得手性纯的生物素[4]。需要说明的是,Goldberg 与Sternbach团队的开创性研究,为(+)-生物素工业化合成路线的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文献中将这一路线称为Hoffmann-La Roche (HLR)路线。2001 年,陈芬儿课题组对HLR 路线进行改进,开辟出一条更加完善的工业化合成路线[5]

图5生物素的首次全合成 (HLR路线)

除不对称合成之外,合成化学家同样围绕另一种直接由手性原料开始的全合成设计方案,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设计方案由Clercq等人在1994年报道。该小组采用L-半胱氨酸作为起始原料,首先与苯甲醛经历缩合以及成环过程,并通过氨基保护,获得五元环砌块1。之后,通过对五元环砌块1中羧基的还原与再氧化步骤,形成具有醛基的中间体2。同时,该小组通过Wittig反应,将中间体2中的醛基转化为烯基,并通过钠/液氨体系还原,释放出巯基,获得中间体3,中间体3随即进行分子内脱水关环过程,形成大环硫内酯4。接下来,在去除Boc保护基之后,通过游离氨基与苯甲醛之间的还原胺化过程,引入苄基,再与NaN3反应,获得得到砌块5。最后,将5在高压釜中进行热解,获得两种混合物6,并通过酸性条件下的去保护步骤,最终完成 (+)-生物素的全合成[6]

 

图6通过L-半胱氨酸全合成生物素

生物素的应用

生物素除作为营养添加剂外,同样能够广泛地应用于生化研究领域。例如,鸡蛋中的卵白素会与生物素进行几乎不可逆的强烈结合,借助这一特性,可以将生物素与标靶分子结合,并采用卵白素进行检验。此外,生物素在多种生理与病理过程中表现出低毒性,因而可以设计成为具有靶向选择性的药物载体,将抗癌药物有效地传递至肿瘤细胞。目前,含生物素的小分子已发展成一类具有良好应用价值的生物功能分子,并且,这类化合物具有合成简便、易于官能团化与特异性强等优点[7]

结束语

生物素是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营养物质,能够参与机体的多种新陈代谢活动,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发酵等领域,同时,对工农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近年来受到化学家与生物学家的青睐。此外,科学家已经开始发现生物素分子同样存在其它全新的功能。由此可见,在未来的相关研究中,生物素将作出更为重要的贡献。

参考资料

[1] D. J. Lanska, Ann. Nutr. Metab. 2012, 61, 246. doi: 10.1159/000343115.

[2] 张旭晖, 王恬, 生物素营养生理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中国饲料添加剂,  2010, 8, 5.

[3] S. Roje, Phytochemistry, 2007, 68, 1904. doi: 10.1016/j.phytochem.2007.03.038

[4] P. J. De Clercq, Chem. Rev. 1997, 97, 1755. doi: 10.1021/cr950073e.

[5] 陈芬儿, 凌秀红吕银祥张晓跃彭晓华D-生物素的不对称全合成研究(Ⅱ), 高等化学学报, 2001, 22, 1141.

[6] F. D. Deroose, P. J. De Clercq, Tetrahedron Lett. 1994, 35, 2615. doi: 10.1016/S0040-4039(00)77187-5.

[7] 张继东,等. 基于生物素的荧光有机小分子及其应用. 化学进展, 2020, 32, 594.

Related post

  1. 化学生活图片・有一种病叫化学神经敏感(3)
  2. 怎么煮饭才能除去米里面的砷同时又最大程度保持米的营养?
  3. 超级大boss伊丹健一郎教授西安行(报告篇)
  4. 橄榄油的主要成分【谈谈组成脂肪的分子以及脂和油的区别】
  5. 蛇毒中衍生的降压药——卡托普利(Captopril)
  6. 缤纷夏日,神奇甲虫——甲虫中的化学
  7. 玫瑰花中的“色”与“香”
  8. 我眼中的诺贝尔奖(下)

Comment

  1. No comments yet.

  1. No trackbacks ye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Pick UP!

微信

QQ

广告专区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