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盼着这个留学系列(二)盼了好久,才时隔一个月,却跨了一个年。猴年伊始,回到研究室或者工作岗位的大家一定或多或少“节后忧郁症的”症状吧,没关系,今天的内容就来点轻松的吧,接着我们上回的话题,来看看另一位化学留学生眼中的日本吧,在此之前,你也可以先回顾一下上一期,再开始今天的内容。
正文
距离我离开名古屋的日子已经几周有余。在家乡过完了年,回到了自己的大本营上海,我终于有时间静下来好好回忆自己的日本交流生活,并写下这些东西。对于日本生活的体味,在奔赴名古屋之前发酵着,在名古屋学习之中滋长着,也终于在回国几周的怀念当中达到了高潮。
自我介绍一下,本人上海某优秀高校本科毕业,接着在同校直接攻读博士生,现在博士学业理论上已完成一半,正是攻坚时期。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对我来说充满希望与彷徨的阶段,我有幸获得了来到日本名古屋大学Noyori-Saito 课题组交流学习的机会。而这次交流给我带来的影响和改变是巨大的,它体现在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谈不上“颠覆三观”,但绝对终生受益。
循规蹈矩一点,既然是留学生眼中的日本,我就分门别类来谈。而我能够在这里妄谈经验的前提,只是一个人的存在—我的日本老板,Pro. Saito, 斋藤进教授。打个广告,可以说他是一个让任何正常的博士生都无法说拒绝二字的老板— 为人风趣幽默,毫无架子,即便在实验组会上也段子不断;学术基础极其扎实,名古屋大学山本 尚(Hisashi Yamamoto)课题组博士,哈佛大学Eric. N. Jacobsen课题组博士后,每天的生活除了15根香烟之外就是通读各个杂志的文献;英文极其标准,毫无口音,组会要求全英文报告,即使是组里组织旅游也不忘中途搞一次英语听力考试;关心学生全面发展,并非单纯学术压榨,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指导。可以说,初见的几次谈话,让我确定了在这样的课题组学习生活,我一定会在几个月之后心平气和地在这里谈谈所谓的经验。如果各位跃跃欲试想来日本读个博士,跟着斋藤教授干绝对是个好选择。你将收获比几篇一区文章重要千万倍的东西。
先谈谈我的学习生活吧。在名古屋大学这样一个化学圣地,单从获取知识的角度来说你绝对亏不了本。JSPS的知名化学家日本巡回演讲从来不会缺少名古屋这一站,一年一度的Nagoya Medal 讲座更是毫不例外将世界顶尖的学术大师带到这里,再加上隔三差五的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你在朋友圈中的吹牛资本攒的一定足足的;基础教学上,日本本科生大部分在三年级便进入实验室做实验,而名古屋大学由Prof. Noyori (野依良治)发起并已经沿用三十年的每周的学生面向全系的文献综述演讲更是让学生的知识领域有大幅度的拓宽。在跟同龄人的交流当中,你会感到有大把的东西要学习。在研究的内容上,我所在的实验室非常注重学术成果的转化,所有的课题都围绕可能的工业化前景而展开,据我所知别的实验室也都在学术成果的下游应用上下足了工夫,来这里做研究的目的性会很强,对于博士来讲很有助于弥补长期的研究挫折带来的无力感。在实验室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导师都不会天天盯着你的实验进程,你和导师的关系相对国内独立许多,二者的学术交流大部分时间都在组会上;实验室的实验条件是很好的,说实话,这里的好,并不是指装修或者卫生上的富丽堂皇,但是绝对是让你感觉到很舒服很顺手的一种状态。对于整个实验生活最重要的一些东西,比如休息室、该用到的测定仪器以及对于着实能提高实验效率的关键环节的基础试剂的购买都会做到全面保障;实验室中学生相互之间更加独立,每个人都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关系十分简单。但是,事物是两面的,学习生活中的不如意也时常伴随着我,也着实会让我们来交流的学生对于能否坚持长期待在这里学习产生疑问,制度上和文化上的差异在研究生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导师可以不理会你的实验,不追究你每天在干什么,但是同样对于你几年之后的博士毕业问题,也会是“敬而远之”。发不发文章,发什么样的文章,你的未来打算是什么,大部分时间“与我无关”;学生之间的关系一切按照规定来,不会有人越权做事,但是同样大家的关系也相较国内疏远许多,这种对自由空间和隐私的特别看重在中国学生看来反而可能会成为一座要花上好几年才能翻过的大山。四个月的交流,管中窥豹,我所看到的研究生活的部分情况很有可能是个针对交流学生的假象,但是整体来讲我觉得还是能够基本反映日本研究室,或者说名古屋大学研究室的整体概况。能不能够快速适应日本英语,跟同学在拉面店AA制吃碗加大的拉面,在些许孤独中顺利完成学业,一切的一切还是要看个人了!
接下来谈谈日常生活吧,柴米油盐,逛逛吃吃。老板教育我“体验日本文化远比在实验室做实验重要”,我必然会在学习以外的事情上下点功夫。鉴于我们的项目给我们包了名大留学生宿舍的住宿,可能对大家的参考作用不大,我也就不再多说。不过我倒是去过一些日本当地以及中国留学生同学的租住的房子里做客,整体来看日本肯定不会出现中国式的合租情况,基本都是独居,房子面积不大但是布局合理,也会很温馨;平常我们除了去几个东北老乡开的中式餐馆聚会,也会自己做做菜。日本可谓海鲜爱好者的天堂,这个自然不必多说,懂的人自然懂。蔬菜水果还是老牌资本主义的定价,加之日本本土没啥条件种地,价格也是高出很多。中国学生来这里不习惯的应该是这里生食很多,熟食也少油少盐,味道清淡,爱好健身的各位可谓如鱼得水,但是像我这样中国口味的,就需要时间适应了。来日本我最喜欢吃的是拉面,四个月我吃了不下15家拉面店,日本拉面是真的业界良心,里面的油比平常的餐食多出不少不说,汤底也是十分讲究,推荐名大旁边的“本山55”,有机会一定要去试试。
四个月,我去了日本不少地方,领略了不同的旖旎风光。大阪环球影城的震撼、京都寺庙的威严、富士山的宏伟、东京街道的繁华、北海道雪国的宁静以及和歌山大海的广阔,无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虽说实际效果不如图片中美好,但是确实各具特点,值得一去。在这所有的细节当中贯穿一切的,是日本人对于规矩的恪守、礼貌的崇拜以及整洁的坚持。第一点,或许是因为契约精神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神圣地位,人与人之间相互推崇的唯一准则就是守规矩。约定好的东西,不会因为特权而更改。比如我们组会上,每人汇报的时间是一定的,别人完全可以因为你冗长的超时发言而定时打断你,也完全可以因为你发言不够而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中尽力找补。而日本人在这之上,把礼貌与尊敬作为了更高一层的行为准则。人尽皆知的见面鞠躬自然不必说,相互碰撞后更是首先自我检讨。还记得第一次去区役所办理身份手续,柜台工作人员竟然在办公区域没有自己的座位,纷纷站着办公,短短1个小时的停留时间,我都数不清他们在柜台内鞠躬多少次,也不确定他们是否有一刻停止过脸上的微笑。而第三点,整洁,或许是前两点的具体体现吧。感觉日本各个角落的整洁程度,可以做到让我害怕的地步。语言和图片根本无法形容,这一点需要大家来了自己体会了。
回国几周,再次经历了“不适”,回归了火锅炸串的生活,回归了脏乱差的生活。回想起来,或许我上述关于日本描述的所有,都不会引起我对中国社会的歇斯底里般的不满,但唯有一点——顺理成章地拥有一颗平静而坚定的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却足以成为我羡慕嫉妒恨日本的理由。曾经的韬光养晦造就的坚实的工业基础,让这个国家可以令财富分配对得起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能坚定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进而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不多吐槽,日本之行的感想太多,无法一一讲述。反正,我会坚持下去,希望能用化学为人类做出贡献,各位共勉!
No comments yet.